返回
天气资讯

现代化成果巡礼:河南粮食大省奏气象强音
2015-10-26 09:45:50 来源: 客运站

  河南作为中部地区气象现代化试点,要于2018年前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面对事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河南省气象部门科学梳理作为中部试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区位、目标、布局、问题及优势,阶段性任务安排和推进措施,秉承“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需求引领、彰显特色”的推进思路,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以深挖气象为农服务科技内涵为支撑,以推进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为保障,扎实推进中部气象现代化试点建设,在粮食大省奏响气象强音。

  打造为农服务“2.0版”,现代农业科技内涵不断丰富

  “苗情、墒情,足不出户,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8月26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到河南调研基层气象为农服务情况,鹤壁市全国十佳农民唐全合边介绍边用手机演示,“比如想看这株玉米,就把镜头聚焦到这株玉米上,还可以继续放大,穗、茎、叶,哪怕是一个小虫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唐全合的自信来自于鹤壁市气象局建设的全国首个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物联网。依靠卫星和遍布全市的60多个气象监测点,这一物联网技术可对风速、风向、日照、墒情等进行实时监测。

  从“有什么服务什么”到“需要什么服务什么”,河南省气象部门充分发挥全国粮食大省这一王牌优势,率先推进农业气象业务现代化。从农业气象观测到精细化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丰富的科技内涵贯穿于农业气象业务与服务的方方面面。以农业气象产品精细化为核心,河南省目前已形成“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农业气象试验站—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的科技支撑体系,实现农业气象预报产品的空间、时效精细化。

  从试验开展的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定量评估结果看,2012年至2014年,全省气象为农服务效益分别为61.51亿元、66.2亿元和67.86亿元。

  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底子薄,而省级支撑能力较强。根据这一实际,河南气象部门将大宗粮食作物农业气象产品制作逐步向省级集约。河南省农业气象中心承担全省分县粮食作物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制作;省辖市、县(市)重点承担特色作物的气象业务和服务;县级以服务为主,省、市、县三级分工清晰明确、有序配合。

  高标准粮田建设是河南省粮食生产的“重头戏”。瞄准这一服务重点,河南省气象局制定了《河南省高标准粮田气象保障能力建设标准》。通过推进气象相关内容与粮田建设同步,信息站与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共建,气象与农情监测设施共同选址等工作,积极推进气象工作融入高标准粮田建设。近期,全省高标准粮田气象保障工程方案已经进入评审阶段,规划投资49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全面覆盖全省5万亩方以上高标准粮田。

  “温度22℃,湿度68%,适宜灌溉、施肥、收获,较适宜晾晒……”打开河南“掌上农业气象”APP应用页面,温度、湿度和今日农事等信息一目了然。基于“互联网+”思维,河南省气象部门推进“N+气象”新型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河南气象为农服务2.0升级版,现代农业气象“河南实践”的科技内涵不断丰富。

  河南省气象局以“物联网+气象”模式加强高标准粮田、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能力建设,实现农作物生长在线监控和特色农产品生长过程气象条件可追溯;以“大数据+气象”“云计算+气象”模式推进农业气象信息化,建立农民需求反馈大数据分析系统,针对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生产经营类别提供不同服务产品;以“移动互联+气象”“电商平台+气象”“网格化平台+气象”等模式推进农业气象服务广覆盖,将气象为农服务产品融入电商“益农社”的服务终端,将农业气象服务融入农技推广站,融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如今,农业气象服务已融入全省80个农业技术推广站、200个村级农村电商服务站,直达15292个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移动手机APP、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对外服务 。

  在河南省政府9月11日召开的全省人工影响天气暨“三农”气象服务工作会议上,副省长王铁盛赞河南气象为农服务在全国产生了示范影响。他认为,河南能在多次遭受特大干旱、风雹灾害的情况下,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气象工作功不可没。

  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为突破口,现代化建设驶入快车道

  经费保障、基层气象职工津贴补贴等工作的落实,是激励气象工作有效推进的强大动力,而受国家财政政策、地方财政状况、气象事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等多重因素影响,河南气象事业发展在经费保障方面也曾面临困难。得益于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双引擎”作用的有效发挥,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推动了河南气象现代化驶入快车道。

  早在2014年12月召开的全省气象现代化工作会议中,河南省省长谢伏瞻提出“两个足额”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务院以及省政府气象事业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要求,持续加大投入,确保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关心气象干部职工生活,落实好气象职工地方津补贴足额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的政策。”

  2015年1月,河南省财政厅、省气象局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气象事业双重财务体制的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好气象职工地方津补贴足额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的政策,保障文明单位奖励经费和取暖补贴等奖励性和改革性补贴纳入部门预算。

  在省部合作框架下,河南省气象局先后与省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农业厅等20个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制度,与郑州、鹤壁、许昌、漯河、商丘等市政府深化合作,打好自上而下整体推进的“组合拳”,形成各有关方面协同推进现代化的强大合力。目前,河南省所有省辖市、县政府均出台了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政策性文件;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直管县政府全部召开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多地将气象现代化重点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财政预算,气象现代化建设实现省市“同步齐走”。

  为保障政策落实,2014年8月、2015年7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先后两次组织开展气象现代化专项督查。其中,气象事业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落实情况是专项督查的重中之重。

  以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为突破口,河南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5月,河南省发改委正式批复了《河南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项目总投资6.72亿元,为河南气象发展史上投资最大项目。同年10月,中国气象局批准建立飞机人工增雨和科学实验郑州基地,河南省政府先期拨付500万元启动资金,郑州市上街区政府无偿提供30亩建设用地。目前,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一流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在全省防灾减灾、服务“三农”、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阅读

热门天气问答

1莱州到烟台早班车是几点?
莱州市到烟台的早班车是几点?
2平果到北流的班车随车电话多少?
2徐州到厦门的汽车票要多少钱?
2唐河到永城的汽车司机电话多少?

天气资讯2024-07-16更新

2024末伏是几月几号结束
2024-07-16 15:58:23
2024年一伏二伏三伏各多少天
2024-07-12 16:47:18
2024年末伏是几月几号结束
2024-07-08 15:16:49
2024年的三伏天是哪个时间段
2024-07-05 11:59:10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