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18号台风“艾涛”(热带风暴级,英文名:ETAU;名字来源:美国;名字意义:风暴云)于今天(7日)凌晨2点钟生成。根据2015年第17号台风艾涛路径图预计,“艾涛”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有所加强,逐渐向日本南部沿海靠近,并有可能在这一带沿海登陆。
2015台风艾涛最新消息:“艾涛”向偏北方向移动
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7日)上午8点钟位于日本东京偏南方大约14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2.9度,东经138.6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7级风圈半径120-160公里。
预计,“艾涛”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并向日本南部沿海靠近,并有可能在这一带沿海登陆。
展望:“艾涛”将于12日前后在日本西部近海减弱并变性为温带气旋。未来“艾涛”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的命名由台风命名法统一逐个命名,也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
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当一个热带气旋名称被使用,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家的巨大损失,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WMO提出上诉,将名称除名。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中国命名的台风
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