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缺乏维护管理,一些地区文化价值较高的明代长城文字砖被偷盗、拆解、贩卖的现象屡见不鲜……目前明代长城墙体保存较好的比例只有不足10%,万里长城正在变短、变得更残破!
2014年中国长城学会调查显示,长城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以明长城为例,明长城的墙体只有8.2%保存状况较为良好,而74.1%的保存状况较差,甚至只剩下了地面的基础部分。记者获悉,卢龙县东风村背后的长城上有一些砖比较特殊,砖上刻有文字,即文字砖,破坏盗窃文字砖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东风村一村民表示,自己家里面就有文字砖,砖上刻着左、中、右等字,市场价多是四五十元钱一块文字砖,如买,可便宜。
2003年9月,世界古遗迹基金会公布了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名单,万里长城榜上有名。不容乐观的十几年过去之后,万里长城似乎仍未挽回逐渐消失的颓势。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是世界十大奇迹之一,联合国将其称为“一个绝对的杰作”,但这一历史伟作正面临着来自“现代世界”的压力。
实际上,万里长城早已受到专项法律保护——早在2006年,《长城保护条例》就已经颁布实施,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已颁布实施近10年,《长城保护条例》目前还处在一纸空文阶段。究其原因,它只是一个说明性的文件,没有具体的细则,也没有执法者。有业内人士到长城沿线考察,发现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条例,由于企业违法成本低,破坏长城的案例时有发生,而一些地方政府则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漠然处之。凡此种种,无疑使长城置于一种危险境地。
长城近3成消失的主要原因有3个:
1、风雨侵蚀、树木撑坏墙体现象严重
2、人为破坏、野长城热加速破坏
3、《长城保护条例》仍属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