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有什么习俗?其实到了小年,距离春节也就不远了,小年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重要节日,自然小年也是有很多习俗的。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小年有什么习俗吧,欢迎阅读。
过小年有什么习俗
贴灶神画像
祭灶,其实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吃糖瓜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祭灶”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仪式,更有“糖瓜粘”的说法,意味着以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这个习惯源自流传已久的祭灶仪式。在民间,百姓一直认为每家每户都有上天派下来的“灶王爷”,负责监督一年中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直到农历二十三这一天,需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祭灶便是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
写春联
“二十四,写大字”也是过小年的一种习俗。“写大字”就是要写春联,比如贴在大门上的,会是类似“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类的句子,表现美好愿望。
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多是为了过大年做准备,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据介绍,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
做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大扫除
“尘”与“陈”谐音,故而扫尘旨在除旧迎新,拔除不祥。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擦洗桌椅、冲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彻底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同时小年的这一天,也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放鞭炮
过小年时,还有放鞭炮的习俗,因为这是年前的第一炮,很重要。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热闹闹的,鞭炮的声响,可以渲染过节气氛,但是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让小年卖鞭炮、放鞭炮了。其实最重要的只要人团圆,家就热闹了,节日的气氛也就有了。
小扩展:小年夜的祝福短信
拿起扫把,扫除一年的烦恼;贴上窗花,沾满一年的福气;拜拜灶神,祈求一年的好运;送份祝福,传递一年的快乐。小年到,愿你合家幸福吉祥!
小年到,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泡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甜的多苦的少,生活像颗五味枣;心情好最重要,快乐幸福乐逍遥!祝小年快乐!
小年送你小祝愿:愿你小心情,一年更比一年美;小性子,一年更比一年少;小幸福,一年更比一年多;小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小年快乐!
月色朦胧小年夜,家家准备过春节。年画藏满富与贵,春联写满健与康。门前鞭炮声渐响,后园梅花淡芬芳。油锅新出脆且黄,馒头已闻阵阵香。整鸡整鱼随风荡,过年腊肉挂满墙。年货堆满整厨房,收到祝福一箩筐。小年快乐,如意吉祥!
日子,总是不咸不淡;生活,总是不温不火;脚步,总是不紧不慢;心情,总是不好不坏;朋友,总是不近不远。也许没挣到大钱,够用就好;也许没做成大事,健康就好;也许没出到大名,快乐就好。小年到,愿你吉祥如意,快乐平安!
经过客运小编的整理介绍,大家应该对过小年有什么习俗也略知一二了,希望能帮助到你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