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寒衣节时间是什么时候?寒衣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民间又被称为鬼头日,做一个祭祀节日。那么了解2017寒衣节时间就显得很重要了,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
2017寒衣节时间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节日的意义在于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是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节要烧些什么
寒衣节烧的东西种类很多,有的除了烧纸钱和寒衣,还会烧一些纸糊的豪宅、汽车等一些代表高档的用品。
传说将纸衣烧毁后,就有有阴间的邮差送到地府给指定的人。但是这个说法没有人证明过。
随着社会的进步,像这些祭祀用品都已经有现成的东西了,比如衣服,鞋子,汽车等等一些祭祀用品都是做好的,随处都可以买到,有的地方会直接买来这些然后给去世的人烧去。当然有的地方还延续着要自己动手做的这样的习俗。不管怎样的习俗,在这一天祭祀都是为了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前,同时也在言传身教我们下一代要以孝当先,用实际行动教导下一代。
寒衣节传统饮食习俗
1、红豆饭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尚有童谣为证:“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
红豆的表皮致密而坚实,需要提前浸泡处理一下,否则蒸出来会很硬。传统的红豆饭做法是将红豆事先泡水数小时,让其喝饱水后,有时候还需要提前煮一下红豆,然后再与大米一起蒸煮。现在可以稍微提前泡一下红豆(也可不泡),然后用高压锅直接蒸煮,半个小时,软糯香甜的红豆饭就可以出锅了。
2、糍粑
洛阳有话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
在惠州传统的风俗中,“十月朝”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传统的祭牛节。在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种叫“逆糍”的传统食品。惠州人认为,牛为人类辛勤劳动了一年,要慰劳慰劳牛。
除了做些逆糍供奉牛神外,还有一些农户将菜叶包裹着逆糍来喂牛,祈求它身强体健。剩下的逆糍除了自己吃外,还会送给亲朋好友。久而久之,这逆糍就成了惠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食品之一。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是一句客家俗语,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十月初一恰逢秋收完毕,勤劳的客家人会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后,以糯米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做成应节食物糍粑,以慰劳一家老少,庆贺丰收。
寒衣节来历的传说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大家都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却不知道她和寒衣节有关系。据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累死在工地上,并被埋在城墙之内。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长城40里。她最终用咬破手指“点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尸体,并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寒衣节”。
2017寒衣节时间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如果身边也有朋友需要了解的话,赶快分享给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