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几月几号过年? 在2018过年日期到来之前,如果你对2018年几月几号过年不是特别了解的话,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18年几月几号过年
2018年春节是2月16号,农历正月初一,星期五
有关春节的对联
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 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红梅含苞傲冬雪 下联: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春临大地百花艳 下联: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 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 下联: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金龙贺喜出东海 下联:玉兔辞岁回月宫 横披:龙踞福地
春节拜年习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2018年几月几号过年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