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旅游攻略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景区最大承载量”岂能一设了之

2015-10-12 16:24:17 来源: 客运站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要求各大景区核算出游客最大承载量,并制定相关游客流量控制预案。

  然而,据了解,不少景区将承诺与规定抛诸脑后超量接待,景点拥堵不堪。一些景区接待量虽未超载,却因分流措施和配套服务不到位,导致游客旅游体验极差。

  安徽省旅游局统计信息显示,以10月3日为例,九华山风景区接待游客7.2万人次,天柱山风景区接待游客5.6万人次,而这两个风景区经核定的单日最大承载量分别为7万人次与3.6万人次。尤其天柱山风景区,10月2日、3日、4日、5日连续4天接待游客量均在4万人次以上,远超核定的上限。

  经测算核定的景区单日最大承载量为何成了摆设?这是景区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表现,也反映出一些景区忽视游客体验和旅游安全的弊病。对一些景区超量接待,相关部门迟迟不予追究,究竟是能力不足还是视而不见的懒政心理?

  10月3日,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4.76万人次,并未超过5万人次的单日最大承载量,但游客普遍反映拥堵不堪,不超员仍然出现排队四五个小时的状况,硬件设施更是“一厕难求”。

  有人质疑,在单日最大承载量的“高压线”下,一些景区公布的游客接待量是否真实?如果真实,那么对《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中要求的实时监测、疏导分流、入口调控等流量控制流程,景区是否做到了不打折扣完成?

  出门旅游,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既能放松身心、激发爱国情怀,又能拉动景区所在地吃、住、行、购物等消费,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也是当初设立黄金周的初衷。好事办好,方便游客、服务游客,让他们玩得开心、舒适,应该是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景区的共识和工作目标。从现实情况看,一些景区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一篇:尼泊尔考虑谢绝“老幼病残”人群攀登珠峰 下一篇: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只为3-6岁儿童,从这里爱上滑雪
  •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