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江苏段将开通ETC
京杭运河江苏段将开通ETC,这将大幅提高办理过闸手续的效率,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到现在的1分钟,同时也能大幅节约船舶成本。
“水上ETC”是指当船舶进入指定区域后,架设在岸基的电子设备将自动识别船舶电子标签信息,直接根据船舶型号、吨位计算费用,并实现自动登记和缴费。此前,船舶到了船闸办理过闸手续时,船员们都需要上岸排队等待,而装有电子标签的船舶,船员们直接通过智能手机终端进行简单的远程申报、过闸费冻结和接受一些调度指令就可以安全快速通过船闸。
京杭运河(江苏段)是整个京杭运河重要组成部分,北起苏鲁交界的二级坝,南至江浙交界的鸭子坝,并可通过淮河、苏申外港线沟通安徽和上海,流经省内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八个地级市,全长约690公里,是京杭运河通航里程最长、货流密度最大、运输效益最好的航段,近十年来货运量年均递增8%以上,常年有13个省市的船舶在其中航行,船舶密度超过欧洲的莱因河。长江以北扬州六圩至二级坝段称为苏北运河约475公里,镇江谏壁至鸭子坝段称为苏南运河约212公里。
5月5日,苏北运河施桥、邵伯船闸开始安装船舶智能(水上ETC)过闸设施,9月底前,从苏北的蔺家坝到苏南的谏壁12个水位梯级31座大型船闸将全部开通ETC。
据口岸船闸水上ETC试点经济效益分析,安装水上ETC后,办理过闸手续时间由1小时降为1分钟;以往平均每天放闸53闸次,ETC开通后平均每天放闸62闸次,比原调度模式放船速度提高18%。江苏省全年过闸单船总量为2236955艘次,船队为174309队次,总节约时间255万小时,总节约船舶成本约8000万元。
京杭运河江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