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我国不动产登记进入倒计时。那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有哪些呢?从2014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能够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用4年左右时间能够运行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形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详情吧。
万众期待中,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有了着落:用三年左右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用四年左右运行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形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
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权利涉及千家万户,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当前一项重点改革任务,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对百姓来讲,不期盼才怪。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目标和方向,是牢牢咬住确认并保护产权,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于管理层来说,不重视才怪。
决策和顶层设计,是权威而具体的。2013年11月20日,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
时间表
2018年体系形成
目前,总的考虑是, 2014年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2015年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渡,2016年全面实施统一登记制度,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形成。
路线图
逐步替换旧证书
在统一登记制度建立过程中,要保持工作的稳定和连续性,在机构尚未建立、职责和资料整合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各部门仍按原有的工作模式正常开展日常登记工作,不影响百姓顺利办理产权证书。
在实施统一登记后,新证书投入使用,原来已经颁发的各类证书继续有效,不会强制换证,而是逐步替换旧证书,确保不增加企业和群众负担。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目的
保护合法财产权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方便企业、方便群众,尤其是对进一步健全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措施
登记“四统一”
据悉,国土资源部将围绕登记机构、登记依据、登记簿册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着力法制建设,在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技术规范等诸多层面全面搭建制度框架。着力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类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方便社会依法查询,提供有效服务。逐步拓展信息平台应用领域,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和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创造条件。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希望对大家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详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