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首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公布,土壤总超标率达16.1% 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 昨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发布。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保部会同国土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详情吧。
据环保部和国土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环保部将会同财政部、国土部、农业部、卫计委等部门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进一步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并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粮食主产区土壤污染严重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而这些地区正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
专家分析认为,粮食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土壤中镉等重金属本底值高。二是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和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废渣排放造成了土壤污染。
三是由于土壤酸化。另外,一些水稻品种,本身具有较高的镉的富集特性。
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
污染成因
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
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自然背景值高是一些区域和流域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原因。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如下:
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从2005年开始至2013年结束,历时九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17日联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从数据上看,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此外,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主要污染物为镉、汞、砷、铅等。
长期关注土壤现状的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表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我们国家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积累了不少环境负债。特别是围绕工矿业活动产生的污染比较集中。像一些矿山、冶炼、尾矿带给农田的污染;也包括在城区和郊区生产类的企业,有化工厂、电镀等,它都有有机和无机的污染物。而且我们国家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管和发生事故后的惩处执法方面,仍存在制度的缺失。”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希望对大家了解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详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