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火星华裔女子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参加“移居火星”(Mars One)计划,盼望2024年能正式移居火星华裔女子候选人边思恩(Sue Ann Pien)日前成功通过海选,即将进入下一轮面试。
毕业于洛杉矶加大国际发展系的她现从事教育工作,也曾当过演员、模特儿,但最大愿望却是当外星人。没想到,移居火星华裔女子放在嘴边念了30多年的玩笑话,终于可能变成现实。
“移居火星”计划去年开始在全球招人,共收到20万分报名表,第一轮筛选后就只留下1058人,其中男性55%,女性45%,美国人共有297位,国外报名者中属中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为多数。在这场通过率只有0.5%的海选中,她幸运过关。
第二轮将从今年初起开始医师体检和面试,考察申请人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可靠度等,从千人中再选200人。2015年将再从200人中选出40人,前往南极参加为期十年的培训。这40人将被分为四组,每组两男、两女,将于2024年起,分批飞往火星。
兴奋的边思恩已经开始四处联系入围者,寻找队友。移居火星华裔女子表示,洛杉矶只找到一个人,也是女生,透过亲戚介绍,又认识几个远在中国大陆的入围者,他们每天在网络上联系,互通信息。
由于“移居火星”是单程计划,一去不返。现年34岁的她表示,今后不会结婚、生子,但会好好珍惜剩下的十年,和父母好好相处。
温室效应对于地球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然而却有可能帮助人们在火星上开始新生活。据德国《图片报》援引《国家地理杂志》的报道称,行星专家认为,1000年后,人类有可能通过温室效应将火星变成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要“移民”火星,首先要想办法提升火星表面的大气温度,以释放在冰帽和土壤中富含的二氧化碳 气体。而这可以通过工厂生产温室气体、操控陨石撞击火星或者在火星轨道上安装镜子反射太阳光等做法实现。
一旦温室效应开始显现,足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火星大气温度上升至冰点以上时,火星上将会出现降雨和河流,这将成为开始火星生活的第一步。接下来,人类可以将细菌、藻类和苔藓等带到这片荒芜的大地上,之后火星上将会长出被子植物和树木。为了给不断出现的城市提供能源,人类将会建起核电站、风力发电设备和热核反应堆。
科学家预计,就算1000年之后人类开始了在火星上的生活,人们外出的时候还是需要带上人工呼吸装置。因为火星大气中氧气含量的提升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要想移居火星,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外星)环境地球化,这个词的意思是“改变外星的环境,如大气层里的气体,使之接近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于火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火星上生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对于这一目标,很多科学家认为需要 2万至10万年的时间,因而是遥不可及的。但火星协会的创始人、科学家罗伯特·祖柏林认为,这个过程只要大约1000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祖柏林把自己的工作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提并论,如今他已经制定出一套详细的 改造火星计划,而他领导的火星协会则将如“愚公移山”般逐步实施这个惊世骇俗的移民计划,也许1000年后,当温室效应最终摧毁我们的家园的时候,祖柏林的移民计划会成为人类的“诺亚方舟”。
祖柏林宏大的改造计划共分5步,这些性急的“火星人”甚至设计好了未来火星共和国的国旗,这面好似法国国旗的旗帜,颜色不是法兰西的蓝白红,而是红绿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