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公路法规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东莞公路合理安排项目 落实维修资金

2012-01-17 00:52:59 来源: 客运站

今年以来,广东省东莞市公路局以“国检”为契机助推各项工作上水平。该局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迎“国检”领导小组,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动员部署和细致分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国检”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全面对照检查 任务分工落实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结合广东省2008至2009年度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劳动竞赛的开展,东莞市公路局重点对内业资料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对照检查,从档案目录的确定、材料的收集和分类甄选到自评打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做到了细致认真,体现了较高的工作水准,最终获得了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今年,在迎“国检”工作分工落实方面,该局在接受省检的基础上,对内业资料整理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要求各有关科室、单位严格按照“国检”的标准和要求,认真对照整理,对缺少的文件或制度资料加以补充完善,以保证内业资料齐全、准确。同时,针对路况检查工作成立了3个分片督导组,对全局18个养护所管养路段的养护、管理和维修工作实施跟踪督导。

 

 合理安排维修项目 公路服务保障能力提升

 

 为加大国省道的维修整治力度,东莞市公路局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实施。自2009年起,该局便结合广东省公路局报送省交通运输厅的迎“国检”拟定线路,组织有关科室人员针对迎检线路的路况质量,认真细致地进行了调查摸底,按照先国道后省道、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综合考虑,合理安排维修项目,逐项落实维修资金,并结合贯彻上级关于加强深莞惠合作、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当年启动了13项重点工程项目。通过实行领导分工督导管理制度,该局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程的建设进度,圆满完成了年度工程建设任务。同时,该局还顺利接手了原属私人经营的358省道虎门渡口东岸引道9.3公里路段的管养任务,并组织人员对路面坑槽、排水设施、交通标志标线等进行了初步整治,使该路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今年,东莞市公路局又组织实施了4项公路排水系统改造和桥梁维修加固工程,并继续推行领导分工督导制度。与此同时,东莞市委、市政府及国省道沿线镇区高度重视路网改造工作,出资实施120省道中麻公路、120省道石排至桥头段的升级改造工程。近期,东莞市政府针对干线公路交通日益繁忙的情况,又筹措7亿元专项资金委托该局负责,对已完成设计论证的107国道莞长公路、357省道莞樟公路、255省道东深公路的12个交通堵塞点实施改造整治。这些举措有力地推进了东莞市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发展。

 

 注重预防性养护 提高路面质量

 

 随着近几年国省干线公路的不断升级改造,沥青路面占东莞市公路局总养护里程的比例接近70%。为适应新时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东莞市公路局邀请专家讲授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知识,并组织有关科室人员和部分养护所负责人赴成都参加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交流培训会。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提高了基层一线人员的养护技术水平。

 

 为进一步做好公路日常养护和小维修工程的实施,东莞市公路局鼓励基层养护单位自己动手、创新方法,加强预防性养护,同时,由局工程部门牵头,对路况保持较好的107国道中堂路段实施微表处预防性养护工程,做到了未雨绸缪。结合公路养护维修工作实际,该局建立健全了公路小维修工程并联审批、集体验收制度,简化了运作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办事透明度,收到了良好效果。去年汛期以来,该局已受理基层养护单位上报的各类小维修工程和水毁抢修工程近300项,其中有90%的工程已完成施工和资金结算。

 

 在做好公路日常养护和小维修工作的同时,东莞市公路局还不断加大经费投入,重视抓好文明样板路创建、桥梁检测与隐患治理、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事故防范应急体系建设等。目前,该局管养的国省干线公路年平均好路率达95.9%,桥涵运营状况安全可靠,公路安保设施齐全规范。

 

 各类经费专款专用 迎检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东莞市公路局按规定比例科学安排养护工程费、养护事业费和其他费用,及时编报和完成省局下达的指令性投资、征收和资金使用计划。同时,该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管理、会计和审计制度,内审机构健全,对所属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收支申计覆盖率为100%(当月直接审核结账)。两年来,该局接受省、市相关部门的财务审计,未发现违规问题和违纪事件。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对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管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项经费保障较为充足,为东莞迎“国检”工作顺利推进、助推各项公路工作上水平提供了支持。

上一篇:烟台公路三措并举服务“三夏” 下一篇:贵州路桥集团挂牌成立
  •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