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自16日至27日,共40天,预计全市省际旅客运输量约2760万人次,同比增长6%;发送和到达省际旅客分别为1379万人次和139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和 4%。节前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31日左右,省际客流总量约90万人次。节后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16日左右,省际客流总量约70万人次。预计市域交通日均客流约1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3%。本市铁路、公路、民航、水路、公安等各系统、各区县和有关运输企业均已建立春运工作办公室统一协调指挥系统内的春运工作,结合各单位实际,制定春运工作方案。一是科学调配运力,有序疏运旅客。根据前期客流预测和气候特点,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运能,各项运力储备均已相应到位。春运期间,各系统将充分借鉴世博会期间交通运输保障的有效经验,努力挖潜增能,加强同各部委联系,加强与邻近省市沟通,积极应对高峰客流积聚和突发大客流的状况。二是落实安全措施,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各单位把确保安全作为建设平安上海、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深刻吸取“11.15”特大火灾事故的惨痛教训,大力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的专项检查和重点整治,确保安全形势整体受控。三是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和谐春运氛围。把春运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实事工程,着力关爱外来务工者,尽全力让旅客走得安全、走得及时、走得满意。制订春运期间将客运场站地下停车库及周边学校、体育场馆等作为客流疏散区域的工作方案,确保整个售票高峰期间,白天广场上排队购票人群有挡雨避雪场所,夜间广场无人露天通宵排队等候。春运期间,本市仍将继续开通“12319”春运服务热线,全天实行24小时服务,接收市民群众监督。四是强化协调配合,形成春运工作合力。在市春运办、市应急办的总体协调下,加强部门之间联动衔接,做到市区联手、部门联动;同时,加强条块配合,加强铁路、公路、民航、水路等大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联运,以及市域交通与省际交通之间的衔接,推进建立大交通运输协调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