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运资讯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水运为何“吃不饱”

2012-01-14 17:40:36 来源: 客运站

     内容摘要: 调研显示,目前长江黄金水道沿线7省2市中,只有我省未出台支持水运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建议尽快完善我省配套支持内河水运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省内河水运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和有力保障。
  泸州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已达50万标箱,实际吞吐量仅6.1万标箱――

  □实习记者 严芳 本报记者 王欢

  泸州港口目前集装箱吞吐能力已达50万标箱,但其集装箱吞吐量实际完成量只有6.1万标箱。据省交通运输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内河货物水运量和港口吞吐量不饱满,仅分别实现了1/10、1/7的能力。

  为何我省内河水运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省政协在泸州举行的《加快综合交通配套体系建设,强力助推内河水运经济快速发展》现场督办会上,委员们就此展开交流协调,并提出办理意见。

  相关政策不适应水运要求、航运企业竞争力不足

  委员们认为,我省当前政策环境不适应加快水运发展要求是水运“吃不饱”的重要原因。

  调研显示,目前长江黄金水道沿线7省2市中,只有我省未出台支持水运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其他沿江沿海省市出台了涉及财政、土地、金融、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加快水运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尽管泸州港适当降低了货物装卸费用,但由于重庆出台很多优惠措施,货物到重庆港运输综合费用更低,我省很多集装箱仍通过重庆港运输,重庆港集装箱运输60%―70%的货源都来自四川。

  “缺乏大型骨干航运企业是影响我省港口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钟勤建认为,我省市场主体竞争力还不能适应港口物流发展的需要,标准化、大型化船舶比重小,集装箱、重大件、液货危险品等专业化船舶数量少,滚装船还处于空白。据了解,我省还没有集装箱船舶企业,全部租用重庆及外省市船舶,重庆有800辆集装箱拖车,我省只有170辆左右。

  建立综合交通政策配套体系,促航运业规模化发展

  “,重庆两寸滩港区成功申报为内陆地区第一个保税港区,港区在全面建成后,四川水运产业发展可能受到影响。我省水运发展已到了关键时候。”泸州交通局局长梁中元话语中带着急切。

  “建议尽快完善我省配套支持内河水运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省内河水运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和有力保障。”委员们呼吁,以重庆打造水运枢纽的基本做法为参考,建立综合交通政策配套体系。比如,开通集装箱运输车辆“绿色快速通道”,特别是将成都―泸州港―上海的进出川公路水路联运快速通道作为示范工程重点打造,提高通行效率。省交通运输厅代表则透露,将进一步研究降低通行费等措施。

  充分发挥我省水运能力,还需要促进我省物流、航运业规模化发展。委员们建议,整合和优化市场资源,尽快组建我省集装箱运输船舶集团,鼓励长江中下游大型港航企业积极参加我省的港口、物流园区、水运仓储的开发建设与经营,建立合作联盟关系,实现互惠共赢。

  与会者建议,应把我省水运发展与成渝经济区的区域规划相衔接,研究与重庆港的区域定位和分工问题,对我省沿江临港产业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建设和集中招商,形成依托港口发展腹地产业,依托腹地产业支撑港口的良性关系。
 
 


关键词:保税港区 成渝经济区 水运枢纽 泸州港
上一篇:合肥筹建大型“米码头” 下一篇:湖南第2条水路出海通道方案出台
  •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