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闻网讯近日,记者来到鄱阳湖蛤蟆石水域,这里船来船往,忙而有序。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蛤蟆石水域是河砂市场中转站。这里有400台吊机,每天有400艘本地的小型运砂船来到这里,然后过驳到安徽、江苏等外地的大船上。来这里的外地大船一天最多的超过百艘,最少的也有20多艘,平均每天40多艘。这么多的船舶和吊机集中在这个水域,枯水期也同样忙而有序,这是我市港航和地方海事部门联合执法带来的喜人变化。”
蛤蟆石水域过去有砂霸争地盘、哄抬砂价等现象,而且水上交通比较混乱。,省港航部门在鄱阳湖蛤蟆石水域开展地方海事部门与港航部门联合执法试点工作,要求市地方海事局与市港航管理处联合开展执法活动,并成立动态执法组和静态执法组。动态执法组主要任务是实施检查和监督,静态执法组主要任务是受理海事签证、规费征收等业务。记者在联合执法服务大厅看到,地方海事部门与港航部门在一起办公,不少办好了的签证和规费发票放在大厅的前台上。安徽的一船主笑着告诉记者:“过去船一到蛤蟆石水域,我先要找海事部门,然后找港航部门,最少要1天时间。现在船一到蛤蟆石水域,我就把有关材料和办证的费用交到联合执法服务大厅,不要多久就办好了,不仅方便,而且还大大节约了时间呀!”
据了解,联合执法服务大厅24小时上班,对经常来这里的外地运砂船建立了诚信档案,随到随办。同时,我市还在鄱阳湖口设立水路运输综合站,对进出鄱阳湖的船舶进行检查,防止偷漏规费;在鞋山附近设立减载基地,对超载的船舶进行减载,确保安全航行。这样一来,规费做到了应收尽收,与去年相比同期增长28.6%;执法船舶出航次明显减少,仅燃油料费与去年相比同期下降40%左右。另外还有力打击了“三无”船舶、超载运输及不按规定办理船舶出港签证等违法行为,规范了鄱阳湖水路运输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