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公路法规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沿江高速公

2012-02-24 13:46:08 来源: 客运站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水土保持方案的函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你委函送的《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收悉。经审查,现函告如下:
  
  一、《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目的明确,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规范标准、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基本正确,内容较全面,基本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有关标准的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设计深度。原则同意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二、水土流失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基本正确。该项目工程扰动原地貌面积约510.36h㎡,损毁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382.54h㎡,其中:南岸区22.31h㎡(其中:土坎梯田梯土9.91h㎡、林草地12.4h㎡),巴南区159.52 h㎡(其中:土坎梯田梯土68.27h㎡、林草地91.25h㎡),涪陵区182.42 h㎡,(其中:土坎梯田梯土77.42h㎡、林草地105h㎡),长寿区18.29h㎡,(其中:土坎梯田梯土4.06h㎡、林草地14.23h㎡)。
  
  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明确。其防治范围面积为557.84h㎡,其中:项目建设区510.36h㎡,直接影响区47.48h㎡。
  
  四、水土流失防治原则和目标明确,水土保持分区合理。根据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水土流失类型、强度特征,水保工程设计中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主体工程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施工场地防治区和施工便道防治区等5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基本合理。水土保持措施结合主体工程施工分别进行了措施配置,同时提出的实施进度安排合理可行。
  
  五、基本同意该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总体方案,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设计紧密结合主体工程的水土流失形式和特点。根据本工程水土流失的预测、防治责任范围以及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防治内容,确定不同的防治措施及布局,并形成本方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以达到主体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项目建成后安全运营、周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带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原则同意各分区方案。其主要水土保持措施为:
  
  (一)主体工程区
  
  1.路基边坡
  
  路基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降雨时采用塑料薄膜自上而下覆盖路堤边坡和路堑边坡;对撒播草籽防护的坡面,在播种后植被未恢复前覆盖无纺布,作为临时防冲刷措施;在填方边坡高度超过10m和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段,施工过程中在下游边坡坡脚采用编制土袋进行临时拦挡。
  
  2.隧道洞口
  
  全线共设置18座隧洞。开挖过程中,在隧道洞口下游侧设编制土袋进行临时拦挡。
  
  3.表土临时堆置点
  
  全线共设22处表土堆置点,全部布置在公路征地范围内。对剥离表土集中堆放,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并在表土堆坡脚码砌编制土袋拦挡,顶部撒播草籽绿化防护;在表土堆周边设简易排水沟和沉沙池。
  
  4.直接影响区
  
  施工扫尾期,对直接影响区进行场地清理。
  
  (二)弃渣场防治区
  
  共设26个弃渣场,堆放弃方518.08立方米。
  
  弃渣前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在弃渣场周边,表土堆边坡坡脚码砌编织土袋挡墙拦挡,顶面采用撒播草籽临时防护,表土堆周边根据地形设简易排水沟和沉沙池;按照“先拦后弃”方式,弃渣前在下游侧修建拦渣墙,占用沟道的应设置排水盲沟。弃渣堆积过程中采取分层碾压,渣体边坡坡比按照稳定要求控制,并在渣体与岸坡交接处设临时排水沟;弃渣完毕后,进行土地整治,并采用植树与撒播草籽相结合方式绿化;在渣体与岸坡交接处和马道内设临时排水沟,并在挡土墙墙趾前1m处设排水沟,排水沟出口根据地形设沉沙池;施工扫尾期,对直接影响区进行场地清理。
  
  (三)取土场防治区
  
  共设4个取土场,占地面积1.26h㎡。
  
  取土前将取土场表层熟土剥离,并堆放在取土场周边;表土堆边坡坡脚码砌编织土袋挡墙拦挡,顶面采用撒播草籽临时防护,表土堆周边根据地形设简易排水沟和沉沙池;取土前应在取土场边缘开挖临时截(排)水沟,取料过程中,应按稳定要求分层开采,坡比控制在稳定边坡范围内;取土结束后,在开挖边坡顶部外缘修建浆砌石截(排)水沟,并对场区进行场地平整、表土回填,对宜复耕地复耕,宜绿化地采取植物和撒播草籽绿化等措施,对直接影响区进行场地清理。
  
  (四)施工场地防治区
  
  平场前先剥离表层熟土,堆放在场地内,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在土堆坡脚用装土编织袋挡墙拦挡,土堆坡脚设临时排水沟,沟口设沉沙池,土堆顶面撒播草籽绿化;平场时,在场地周围修建简易排水沟;施工扫尾期,对各场地进行清理和土地整治,宜复耕地采取复耕措施,宜绿化地植树和撒播草籽绿化;对直接影响区进行场地清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第2页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水土保持方案的函 [接上页]
  (五)施工便道防治区
  
  施工前先剥离表土,堆放在便道两侧征地范围内,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土堆周边码砌编织土袋拦挡,并设简易排水沟,顶面撒播草籽临时防护;施工过程中,在便道路基下游方向设编织土袋码砌临时挡墙进行拦挡,在便道靠山侧修建简易排水沟;开挖时,开挖的土质边坡坡面用撒播草籽绿化;对部分下边坡坡脚设挡墙防护;施工扫尾期,对便道占地进行清理和回填表土,宜复耕地采用复耕措施,宜绿化地植树绿化;对直接影响区进行场地清理。
  
  六、经审核,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20047.95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已列14891.51万元,方案新增5156.45万元。方案新增水保设施投资中,工程措施3491.66万元,植物措施103.38万元,临时工程336.78万元,独立费用481.64万元,基本预备费264.81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478.18万元。
  
  七、请你委继续做好水保方案的初步设计工作,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按照审批的水保方案,按期完成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并按规定缴纳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主体工程竣工验收时,要同时向我局申请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并按要求提交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报告等有关资料。
  
  八、建议
  
  鉴于该主体工程跨越五步河等河流,项目业主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编制单位编制相关工程涉河建设方案和防洪评价报告,并按程序报相应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附件: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水土保持方案特征表
  
  二○○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附件:
  
  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水土保持方案特征表
  
  
  
  
  
  项目名称
  
  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
  
  流域管理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
  
  
  
  涉及省区
  
  重庆市
  
  涉及地市或个数
  
  
  
  涉及县或个数
  
  南岸区、巴南区、涪陵区、长寿区
  
  
  
  项目规模
  
  主线总长64.686KM,长寿连接线长约23.919KM
  
  总投资(亿元)
  
  73.37
  
  土建投资(亿元)
  
  54.76
  
  
  
  动工时间
  
  2010年1月
  
  完工时间
  
  2013年12月
  
  设计水平年
  
  2014年
  
  
  
  项目组成
  
  建设区域
  
  长度/面积(km/hm2)
  
  挖方量(m3)
  
  填方量(m3)
  
  
  
  主体工程
  
  88608m/412.58hm2
  
  13243774
  
  9874744
  
  
  
  弃渣场
  
  26处/50.2hm2
  
  269070
  
  269070
  
  
  
  取土场
  
  10处10.33hm2
  
  41320
  
  41320
  
  
  
  施工便道
  
  24700m/24.90 hm2
  
  56180
  
  56180
  
  
  
  施工营地
  
  44处12.35hm2
  
  113000
  
  113000
  
  
  
  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
  
  国家级
  
  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
  
  地貌类型
  
  低山、丘陵
  
  
  
  土壤类型
  
  水稻土、紫色土、黄壤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
  
  2384.69
  
  
  
  防治责任面积(hm2)
  
  557.84
  
  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
  
  500
  
  
  
  项目建设区(hm2)
  
  510.36
  
  扰动地表面积(hm2)
  
  510.36
  
  
  
  直接影响区(hm2)
  
  47.48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hm2)
  
  382.54
  
  
  
  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万t)
  
  29.77
  
  新增水土流失量(万t)
  
  26.04
  
  
  
  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
  
  主体工程区、弃渣场
  
  
  
  防治
  
  目标
  
  扰动土地整治率(%)
  
  95
  
  水土流失总治理程度(%)
  
  97
  
  
  
  土壤流失控制比
  
  1.0
  
  拦渣率(%)
  
  95
  
  
  
  植被恢复系数(%)
  
  99
  
  林草覆盖率(%)
  
  27
  
  
  
  防治措施
  
  分区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临时措施
  
  
  
  主体工程区
  
  收集表土45.86万m3,,表土回填45.86万m3,直接影响区场地清理35.90 hm2
  
  
  
  表土堆放场场地清理11.50 hm2,塑料薄膜56。29万m2,无纺布18.76万m2,编织土袋拦挡21466m3/15901m,简易排水沟2313 m3/7227m,简易沉砂地264 m3/22座,撒播草籽11.5hm2
  
  
  
  弃渣场
  
  浆砌片石挡渣墙34732 m3/2770m,浆砌片石截排水沟21366 m3/16499m,浆砌片石急流槽828 m3/899m,浆砌片石平台排水沟2094 m3/3324m,浆砌片石沉砂池291 m3/26座,碎石盲沟148/1148m,场地平整50.20;收集表土269070m3,,表土回填269070m3,直接影响区场地清理2.39 hm2,复耕34.14。
  
  种植乔木5845株,种植灌木34317株,撒播草籽16.06 hm2,幼林抚育16.06 hm2。
  
  编织土袋拦挡6601m3/4890m,简易排水沟1721m3/5379 m,简易沉沙池312m3/26座,撒播草籽临时防护6.73hm2。
  
  
  
  取土场
  
  收集表土41320 m3,回填表土41320 m3,场地平整10.33 hm2,复耕6.43 hm2,浆砌片石平台排水沟4879 m3/4747m,浆砌片石沉砂池112 m3/10座,直接影响区场地清理2.26 hm2。
  
  种植乔木2438株,种植灌木7313株,撒播草籽3.90 hm2,幼林抚育3.90 hm2。
  
  编织土袋拦挡973m3/721m,简易排水沟384m3/1201 m,简易沉沙池120m3/10座,撒播草籽临时防护1.03hm2。
  
  
  
  施工便道
  
  浆砌片石挡土墙4940m3/4940m,收集表土56180 m3,回填表土56180 m3,路面清理12.35 hm2,复耕3.39 hm2,直接影响区场地清理4.94 m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第3页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水土保持方案的函 [接上页]
  种植乔木5600株,种植灌木16800株,撒播草籽8.96 hm2,幼林抚育8.96 hm2。
  
  编织土袋拦挡5002m3/3705m,简易排水沟4742m3/14820 m,简易沉沙池300m3/25座,撒播草籽临时防护1.40hm2。
  
  
  
  施工营地
  
  收集表土113000 m,回填表土113000,场地清理24.90 hm2,复耕6.70 hm2,直接影响区场地清理1.99 hm2
  
  种植乔木11375株,种植灌木34125株,撒播草籽18.20 hm2,幼林抚育18.20 hm2。
  
  编织土袋拦挡12815m3/9492m,简易排水沟5063m3/15821 m,彩条布2.49万m2,简易沉沙池528m3/44座,撒播草籽临时防护2.83hm2。
  
  
  
  投资(万元)
  
  12392.28
  
  5251.35
  
  336.78
  
  
  
  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
  
  20047.95(含主体中具有水保功能的投资14891.51万元)
  
  独立费用(万元)
  
  481.64
  
  
  
  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
  
  168.00
  
  监测费(万元)
  
  140.00
  
  补偿费(万元)
  
  478.18
  
  
  
  方案编制单位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建设单位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
  
  张力62653000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
  
  藤宏伟023-89183078
  
  
  
  地址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33号
  
  地址
  
  渝北区龙溪红锦大道20号
  
  
  
  邮编
  
  400067
  
  邮编
  
  401147
  
  
  
  联系人及电话
  
  汤秀英
  
  联系人及电话
  
  胡江东
  
  
  
  传真
  
  62653335
  
  传真
  
  89183078
  
  
  
  电子信箱
  
  tangxiuying@cmhk.com
  
  电子信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撤除高 下一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渝武高速公路
  •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