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运专题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千年旧京——西安游

2013-04-10 09:37:32 来源: 客运站

  千年旧京 一、古老的城市

  当年初到陕西的时候,舍友段红杰就告诉我: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自古埋皇上。听得我很是心驰神往。

  在西安街头出售的各种旅游地图中,有一种是专门标识陕西境内所有古人陵墓的。放眼望去,在这个秦俑形的省份里,遍布着迄炎黄、穿商周、越秦汉、跨隋唐的大大小小几百座古代名人的墓葬。其中仅帝陵就有七十余座——这还不包括那些已湮没在茫茫历史深处连名字都不曾留下的远古帝王们。

  在西安的四年里,经常会在报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本市某地又发现某代墓葬一座,出土文物若干,对研究当时的文化习俗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写完了!就这么几句!篇幅甚至不如小小的一方豆腐块。这种事情当地人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就连神经一向敏感的新闻媒介都变得麻木,仿佛东北人看到了一方松木,广东人看到了一尾活虾,全然没有大呼小叫的必要。

  是的,这些东西实在太多了,多到已经很难用简单的数量或者质量打动人心了。毕竟细算起来,这个五千年的民族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

  其实陕西不光陵墓多,古迹也多:贵妃出浴的华清池,收藏佛指舍利的法门寺,道教圣地楼观台,医学石刻药王山……林林总总,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

  陕西的学生们在学历史的时候可真是方便。许多的东西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太直观,太家常,太信手拈来了。秦王朝的阿房宫?知道,出西安到咸阳一路上绵绵延延的就是。楚霸王的鸿门宴?不远,就在西安东面的临潼区嘛!曹孟德割须弃袍的古战场?晓得,潼关天险至今仍是陕西的门户。李太白醉酒喝蛮书的沉香亭?去过,还立在交通大学对门的兴庆宫公园里嘛!……

  而我在学历史的时候,说实话,我并不十分清楚那些地方与加利福尼亚究竟有什么不同。

  家珍真的太多了。陕西人看的腻了,索性关了门,洗洗睡了。一觉醒来,天光大亮,整个世界已在睡梦中发生了大变化。

  二、古老的话题

  我们西安在唐朝的时候……陕西人总喜欢用这样的开场白在外地人面前夸耀自己的身世。那情形仿佛阿Q说的我们家祖上也富过。

  123 从前的我年少轻狂,不知避讳,每每这时都喜欢在对方已结了痂的老伤上轻轻拍上一巴掌:可整整一千年,这里都再没有皇帝来过了。西安人登时脸色为之一变。这是个事实——唐朝的确是最后一个以长安为首都的王朝——但不确切,至少庚子国变中的光绪皇帝就曾来过。不过长安从中国政治舞台的聚焦灯下退出一千余年,却是无可争辩。

  一千年,这是个很长的时间,差不多相当于这座城市年龄的一半。也就是说,这座城市在度过了前半生轰轰烈烈、大红大紫、风光无限的主角生活后,突然变成了一个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可有可无的三流配角了。而这两种命运之间几乎没有过渡,仿佛完全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翻开历史,我们会找到那个断层发生在公元904年——整整1100年之前。那一年,朱温劫持了唐昭帝李晔迁都洛阳,并放火焚烧了长安。史载:全忠(朱温)以其将张廷范为御营使,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长安的时代结束了。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或者说,真的仅仅因为朱温的一把火就彻底毁掉了千年长安吗?我看不一定。有人说长安沦为配角是因为地气已尽。我认为这唯心主义的解释倒是讲出了一点道理。

  生存与繁殖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要求,人类亦不能免。远古时期的关中地区水草甜美,物产丰富,是最适宜人类生长居住的地方,狂涛汹涌的黄河阻断了游牧民族的长弓铁马,碧波荡漾的八条河水又给长安带来了充沛的水源,一马平川的土地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可以说,只有这种地方才能够产生文明,才能够发展文明,才能够集合文明,才能够传承文明。长安,静悄悄的睡在关中平原这块安乐窝里,当仁不让的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中心的桂冠攥在手中,谁也休想拿去。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战争和人口对自然资源的掠夺,长安的周边环境渐渐变得糟糕了起来。曾经生长过丹顶鹤的陕北茂密森林变成了荒漠,曾经环绕城下的河流一条接一条的干涸,曾经给我们带来文明的黄河也变得越来越混浊。长安,终于没有能力再作为首都支撑起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生存成了统治者必须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

  而与此同时,东方的洛阳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那里的水草依旧丰美,土地依旧肥沃,森林依旧茂密,河水依旧清澈。于是,迁都势在必行。

  然而若干年后,洛阳也被榨干了最后一滴精血。当救急的粮食运入首都的时候,连一向养尊处优的皇帝也在城头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到这种时候,这个古老的民族不得不卷起铺盖,继续东迁。此时的中华民族看起来甚至更像是个游牧民族。

  123 开封、杭州、南京……一座又一座极尽奢华的城市被吸干了地气,一座又一座残破不堪的城市沦为了废都。最后终于轮到了北京。

  三、古老的困惑

  我们的祖先将首都定在北京不是偶然的,在那个年代里,北京几乎是中国首都的唯一选择。因为北京除了战略地位以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发达的槽运是首都有力的后勤保障。

  今天,也已作了几百年首都的北京开始呈现出与它前任们一样的疲态,恶化的生态问题再一次困绕了这个民族沧桑的神经。当漠北的黄风横冲直撞的闯进北京的时候,隐约中又有人开始在讨论迁都的问题了。然而,哪里是我们的下一个首都?如果真如地气理论说的那样,那么若干年后,哪里又是我们的下下一个首都?

  地球产生生命是大约四十亿年前的事,出现人类是大约几百万年前的事。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地球和生活在其上的芸芸众生们一直能够和平相处,然而就在最近的几千年里,特别是刚刚过去的几百年里,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却已超过了过去四十亿年的总和。

  我们曾自豪的宣称我们已经征服了自然,但自然却不动声色的回答了我们:自然仍旧属于自然,我们仍旧仅拥有我们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去反省我们曾经对自然犯下的错误。在我们与自然决裂之前,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弥补我们与自然之间的种种误解与不快。

  但愿我们的努力可以换回我们子孙的幸福。

  四、古老的延续

  长安依旧。

  每当春风乍起的时候,高大厚重的城墙依旧笼罩在一片漫漫黄沙之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依旧过着几千年固定下来的生活方式,吃着用祖宗的工艺做出来的饭菜,讲着一千年前的国语,做着一千年前天子脚下的陈年旧梦。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重新过上十几万年前,甚至几十万年前,那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呢?

  只有三千年历史的长安在这个问题面前太年轻了,我相信,它无法回答。

  123

上一篇 : 关于三亚的住宿 给第一次去三亚的朋友 下一篇 : 张家界、凤凰十日游攻略(附消费清单)(2)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