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烟花三月下江南,其实并不是只有三月份江南的风景才好,提前江南人们肯定会想到梅雨季节,其实梅雨也没这么可怕,相反更别有一番滋味。
好多年没有再体会家乡梅雨时节的情景,一直想抽空回去看看,总因这事或那事而不能如愿。后来,家乡的河道被填了,老家门口高大的古石拱桥被拆了,小巷变成了大马路,连自己的母校也异地合并了,遂绝此念。
前些时候有车友在网上推荐去德清新市古镇的自驾游,使我想起了那一直久未实现的重返水乡、体验梅雨的心愿。其实,江浙多的是水乡古镇,一如周庄、乌镇和西塘,可它们已沾染太多的商业气息。我看了地图,发现新市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远离任何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可能象网友介绍的那样,还保持水乡原生的质朴。另外那位网友是从湖州出发,经青山、东林到新市的,途中没有收费站。他建议杭州的车友,也尝试着从杭州开辟出一条直达新市的免费道路。
为了圆自己多年的心愿,也为了那条传说中不收费的道路,上周下大雨那阵,我就决定周六去新市。
本来是要体验梅雨的,可周六却是多云到阴,既然决定要去了,上午我就出发了。从庆春路上中河高架桥往北,到绕城公路再往东(上海方向),到半山口子下,转320国道往上海方向,近临平时,注意不要上立交桥(过桥还走320就到嘉兴海宁了,那里有收费站等着),而是走边上路(通临平),到十字路口,左拐转运河镇方向(按五杭指示方向走)。过了运河镇政府,要左拐到五杭。到了五杭,就会有新市的指示牌了。先过禹越镇(老版地图叫徐家庄镇),穿过成片的桑树林、稻田和鱼塘,再不久就到新市了。总里程55公里,没有收费站,耗时75分钟。
由于杭嘉湖地区经济发达,虽说在余杭和德清走的不是国道和省道,但除了有一公里左右正在筑高速公路而路况较差外,其它均为柏油路,车不多,开五、六十迈没问题。只是回来时遇到好几辆工程和大货车,只好跟行了一阵子。另外会路过几个村子,得放慢些速度。
新市不大,车子一开就到了镇中心的广场。本来路边有不少免费的停车位空着,可我初来乍到,觉得还是泊在广场边的停车场好,也可以顺便问问路。车刚停好,过来一当地看车的中年人,收了五元停车费,听说我们第一次来,就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起新市来。
原来新市有1700年的历史,是大运河上重要的蚕丝产品中转站,有江南小上海、千年百老汇之称,比之周庄、乌镇和西塘,不知要繁华多少。进入20世纪,由于公铁交通的兴起,新市的喧闹才逐渐停息下来。可惜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建设,大部分河道填成了马路,白墙乌瓦的民居也所剩无及。想不到,现代化的浪潮,连这样一个深处水网腹地的小镇也不能幸免,我只好暗自叹息。
已是中午时分,我们先到网友推荐的张一品吃中饭,果然名不虚传,套用一句美国华人超市常用的广告语,真是便宜到你笑。冷盘荤菜10元,素菜5元,雪花冰啤酒3元,一品锅咸菜笋片肉丝面8元,绝对童叟无欺。作为对比,我曾到号称绍兴最后一个水乡的安昌古镇去过,那里确实保留着1970年代的环境,可小店吃饭的收费绝对是杭州2008年市中心的价格。酒足饭饱结帐,我们四人一共八百六十个大毛,同伴连叫值回票值!。
随后我们走马观花似地游览了明清老街西河口、神驾潭和觉远寺。地方不大,一个多小时就逛完了,这点比不上西塘。但古街很安静,人很少,爱好摄影的朋友可从容取景。这条古街,曾是电影《林家铺子》和《蚕花姑娘》的外景拍摄地,后来乌镇出名了,《林家铺子》的拍摄地也就移花接木到乌镇了。
我到过不少古镇,远的如丽江、凤凰,邻省的如宏村、歙县、绩溪、木渎,本省的就更多了。相比较,水乡的质朴和乡民的淳朴是新市的特点。据说2010年高速公路要建到新市,我担心那时候再也找不到我梦里的水乡了。
新市的羊肉和羊爪子很有名,可惜我这次去的不是季节。传统的茶糕只有早上供应,也没吃到。看来今年十月得再来一次。
回程时我到五杭后走了临杭线到320国道,里程虽短了,但车多路窄,反而耗时间,建议左拐走运河镇再到国道,时间会更快。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今天随便写了些水乡的感受。有时间大家可以去新市看一下,我的仅供参考
新市西河口
西河口
电影《林家铺子》
电影《林家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