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端午问答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最早出现的粽子是叫什么?

2013-05-24 17:11:16 来源: 客运站 信用卡快速申请

  蛇年的端午临近,吃粽子是主要的习俗之一,那么最早出现的粽子是叫什么?

  粽子最早叫“角黍”,《本草纲目》上记载道:“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故曰粽。”又有一说法是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于是以讹传讹,相沿成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粽子,它的起源说法很多。最让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说,就是50万年前发明用火熟食时,为了适口,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这就更像现在的粽子。

  粽子的历史两千多年来,粽子的形态也不断演进。从春秋时期人们的“角黍”,以及“筒粽”(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发展到了东汉末年人们用草木灰水浸黍米而做成的枧水粽。到了南北朝,粽子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唐代时候,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明代则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材料更有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日渐,而现在粽子的品种更为新鲜和味道更丰富多彩。

  现在我国各地的粽子也各具特色。有荤粽、素粽、咸粽、甜粽之分。

  北平粽子:多为甜粽,主要分为两种。

  其一为纯用糯米包成的白粽子,吃时需沾白糖,并加上一点玫瑰汁木樨卤,味道香气宜人。

  另一种为在糯米中包入两三颗红枣,称小枣儿粽子,吃前需冷藏,吃时会有冰凉的快感。

  2、广东粽子:是所有粽子中用料最丰富的,体积特大,做法费时最久。

  咸粽的内馅有火腿、咸肉、蛋黄、烧鸡、叉烧、烧鸭、栗子、香菇、虾子等。

  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核桃等。

  3、台湾粽子:台湾肉粽有南北之分。

  北部粽是先将糯米用红葱头、酱油、盐、胡椒等炒至八分熟,再包以炒过的内馅如猪肉、豆干、竹笋、卤蛋、香菇、虾米、萝卜干等,置蒸笼蒸熟,具有咀嚼感,不会太黏腻。

  南部粽则是将糯米与花生略为炒过,不加酱色,所包内馅有猪肉、红葱头、栗子、豆干、芋头等,再将包好的粽子以水蒸煮至糯米熟透,吃时蘸调味料,南部粽香糯性黏,较无嚼感。

上一篇 : 屈原是投什么江死的? 下一篇 : 端午节假期安排出炉 高速不免费通行
  •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