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是在每年夏历的五月五日。之所以称作端午节,是因为“端”字是“开端”、“起初”之意,“午”与“五”同音,故而“端午”就是“初五”。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是阳气炎盛的开端,而“午时”又为“阳辰”,故而夏历五月五日又被称作重五节或端阳节。那么端午节由来与习俗是什么?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历来就有多种说法,如纪念伍子胥说(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为报楚王杀害父兄之仇,助吴伐楚,获取大捷,伍子胥得以雪恨。后伍子胥力主攻打越国,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死伍子胥。并于五月五日将伍子胥的尸体投入大江)、纪念孝女曹娥说(东汉时期上虞年仅十四岁的曹娥,得知父亲溺于江中,昼夜沿江号哭。在五月五日投江寻尸,五天后抱出父尸)和纪念屈原说等。但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由来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司徒、三閭大夫,起初深受楚怀王的信赖。当时秦国欲侵吞六国,独霸天下。屈原据此多次上书楚怀王,建议联齐抗秦。但在朝廷内部,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亲秦派,得到秦国的贿赂,极力诋毁、陷害屈原。昏庸无能的楚怀王,听信奸佞谗言,将屈原削职而放逐到沅江、湘江一带。在流放中,他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胸怀。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痛感自己无法挽救楚国命运,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含恨投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渔夫们划起船只,争相捞救他的遗体。他们担心江里的鱼虾损害屈原的遗体,就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给鱼虾吃。后来,每到五月初五这一天,沿江渔民都用这种方式祭奠屈原。久而久之,就演变为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在端午节民间还有佩香囊、插艾叶、菖蒲和贴五毒符的习俗。这是因为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屈原投江自尽,古代先民将其视为不吉利的“恶日”。每逢这一天小孩佩戴装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用以避邪驱瘟,护佑平安。
在端午节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叶插于门眉或悬于堂中,家中女性也佩戴于发髻上,以及在门窗上贴五毒符,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这个“恶日”,给自家带来不祥之气,达到驱除瘴瘟,防病防灾的目的。
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