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一问答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2017年郑州五一天气预报

2017-04-17 17:01:44 来源: 客运站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文物古迹众多,有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在内的遗址遗迹达1万余处,相信很多人会趁着五一去郑州玩一下吧。对此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下2017年郑州五一天气预报情况,有想去郑州的朋友,赶紧一起来看下2017年郑州五一天气预报吧。

  2017年郑州五一天气预报

  04月29日:星期六 晴转多云 白天气温27℃;夜晚气温10℃ 3-4级转微风

  04月30日:星期日 多云转小雨 白天气温28℃ 微风小于3级;夜晚气温15℃ 微风小于3级

  05月01日:星期一 中雨转晴 白天气温26℃ 微风小于3级;夜晚气温15℃ 微风小于3级

  05月02日:星期二 晴转多云 白天气温26℃ 微风小于3级;夜晚气温15℃ 微风3-4级转小于3级

  郑州概述

  地处中华腹地的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之誉。郑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文物古迹、文化遗址众多,自然地貌复杂多样,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构成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郑州旅游景点有哪些

  少林寺

  少林寺全称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

  少林寺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声誉显赫的禅宗祖庭,少林功夫的发祥地,位于登封市西12公里处的嵩山五乳峰下,是嵩山风景区的主要核心景区之一。

2017年郑州五一天气预报1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至此,少林被称为“禅宗祖庭”。唐初,少林寺志坚、昙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立下汉马功劳,得到了李唐统治者的赞誉和封赏。在此期间,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极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称,少林功夫也从此美名远扬。明代达到鼎盛。民国时期,军阀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筑,千年基业毁于一旦。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少林寺雄风重振,特别是1982年一部《少林寺》电影,使少林寺、少林功夫风靡世界,成为河南乃至世界的一个顶级旅游产品。

  少林寺自建寺以来,禅、武、医举世闻名,经久不衰,沉积了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曾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是名副其实的中原旅游明珠,华夏旅游胜地。

  嵩山

  日出蒿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一曲悠扬的《牧羊曲》依然让人心如潮水。少林寺的秀丽景色早已从这首优美的歌里栩栩如生地萦绕心怀。有着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主体由太室山、少室山东西两座大山组成。

  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嵩阳书院气宇恢宏 、古朴高雅,宋时与睢阳、岳麓和白鹿洞书院称四大书院;加上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初祖庵

  初祖庵,又称“面壁庵”,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西北约一公里处的五乳峰下的一个小山丘上。始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是宋代人为纪念少林寺初祖“达摩”面壁而修建的一座庵院,初祖庵三面临涧,古树掩映,乃山中胜境。

  现庵院主体建筑有山门、大殿和千佛阁。

  世纪欢乐园

  世纪欢乐园是国家4A级景区,占地660亩,总投资6.8亿元,是集探寻火车文化与感受迪斯尼欢乐为一体的文化主题乐园、郑州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园内设有50项“迪斯尼”项目、狮虎山庄马戏表演、极地海洋世界动物表演、魔域动漫城堡、不同时期火车文化、异域风情珍奇花木六大主题游乐,120元六大主题一票玩,男女老少乐翻天!

  这里是青年人的挑战乐园:高达120米的巨型摩天轮,长达888米的老金矿过山车,以旋转方式和钟摆方式同步运转的疯狂大摆锤,建在神秘金字塔中集高科技于一体的4D影院,魔域颠峰、漂流冲浪、空中飞舞、海盗船、旋转郁金香、飞越亚马逊……惊险巅峰,快乐无限!

  2017年郑州五一天气预报就介绍到这了,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够帮助到你。


上一篇 : 2017郑州五一天气预报 下一篇 : 2017年五一北京限行吗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