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卷风
尘卷风尘卷风,是由于地面局部增热不均匀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旋转对流运动,在尘卷风形成的过程中,外围空气通过贴近地面的薄层被地面加热后流向中心部位,外围空气的旋转能量在中心部位得到加强形成尘卷风,尘卷风是一种正常的灾害性天气,其高度一般在20米左右。
尘卷风其旋转能量是热泡原来具有的旋转能量的局部集中和一部分势能转化而形成的,其旋转方向是由热对流泡的初始旋转方向所决定。
尘卷风是一种类兰金涡,旋转速度和压力的分布具有兰金组合涡的特点;在成熟阶段,尘卷风的详细结构可以粗略地分为4个区域--地面附近的气流汇聚区域、柱状的涡核区域、旋风与地面作用形成的转角风区域以及涡核外部的外围气流区域。
转角区域可以细分为两个子区域--外围的方位角风区域(在该区域,上升气流运动方向与轴线之间有一定的夹角,称为方位角)和中心的下沉停滞气流区域。尘卷风中心的低压和急速的上升气流可使大量沙尘扬起,不同直径的沙尘颗粒在尘卷风的作用下运动轨迹不同,因此卷起不同大小沙尘的尘卷风的外形也是不同的。
2009年7月2日日下午3时30分许,“龙卷风”突然出现在朝阳街朝阳鞋城南面300多米处的山坡上。2004年8月27日15时10分左右,北京朝阳区洼里乡地区出现突发强对流天气,形成强烈局地旋风,将国家游泳中心工地三幢暂设(临时设施)卷起摧毁,造成43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据了解,国家游泳中心施工现场的暂设是按抗七级风力设计的。这场突发局地旋风持续了20分钟左右。
2009年7月2日日下午3时30分许,“龙卷风”突然出现在朝阳街朝阳鞋城南面300多米处的山坡上。目击者王先生描述,“龙卷风”出现时就像电视里看到的一样,天空中似乎有一条尾巴慢慢延伸到地面,先后持续了近十几分钟。沙土被“龙卷风”卷起,看起来像一根黄色的柱子。“龙卷风”最粗的时候直径大约有4米多,足有20多米高。
尘卷风和龙卷风是两种不同的灾害天气,其影响范围和威力都要比龙卷风小得多。尘卷风多出现在夏季午后,太阳辐射特别强烈的时候。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得地面形成局部小低压,周围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旋风。尘卷风一般不会造成很大的自然灾害,但有时很强烈的尘卷风还是可以带来较小的灾害。而龙卷风则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般会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呈漏斗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米每秒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
尘卷风一般发生在晴好天气里,日晒充足、地表干燥,在地表加热不均时,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可以把尘土和一些细小的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小尘柱。夏日常见的午后小旋风就属于尘卷风。
尘卷风是一种正常的灾害天气,是指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它可以把尘土和一些细小的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尘柱。 一般情况下尘卷风不会造成很大的自然灾害,但有时很强烈的尘卷风还是可以带来较小的灾害。 气象专家介绍,尘卷风的高度一般为五到六层楼高,一旦发生,人们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因为它的影响范围很小,市民如果发现,应及时地躲避开。
尘卷风安装在美国宇航局(NASA)火星探测轨道飞行器上的一部照相机已经捕捉到一个惊人的例证――一个打转的烟囱状的尘卷风自旋向上一直到达20千米的高空。这是因为尘卷风只能够从被太阳加热的地表吸收所需的能量;而龙卷风还可以选择自身中的水蒸气凝结所释放的热能。火星过于干燥,但其表面薄薄的大气使得尘卷风能够高高飞起而不必受制于其有限的能量摄取。如果遇到一场尘卷风,宇航员们并不会被其所击倒,但火星上的尘卷风强大到足以扮演更多的角色。它们将尘埃抛入大气层与大型沙尘暴之间的区域。一些火星科学家推测,尘卷风产生了足够多的静电,从而形成了与漂白剂类似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能够消耗任何有机物质,以及火星土壤中的任何生物。并且尘卷风肯定还帮了NASA一把――它们偶尔会吹走覆盖在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尘埃,从而使其获取能量的支持,并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