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期
小冰期(Little Ice Age)一词最早用来描述“全新世最暖期之后冰川中等规模复活的寒冷时期”。在小冰期期间世界上许多地点的冰川都发生明显的扩展和前进新鲜和完整的冰碛物及其构成的地貌,表明其规模和范围要比现今的冰川大得多。这是小冰期名词由来的最直接的依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小冰期的概念已为广大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和气候学家所接受,并广泛地用于描述中世纪暖期和20世纪暖期之间的大约持续6个世纪的寒冷时期。
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通过不同高分辨记录研究,科学家认识到小冰期并非持续几个世纪的连续冷期,其内部还明显存在次级的冷暖波动,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小冰期时的温度降水变化表现出区域特征和时空差异,对当时社会文明的发展、农业经济、民族迁徙、封建王朝的更替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中国位于亚洲季风区,小冰期时季风环流的特点,降水带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时间尺度,一般来说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与空间分布是相匹配的。小冰期具有全球普遍降温的特点,通常认为小冰期始于13世纪,止于19世纪,然后出现一个相对温暖的气候环境时段,在16世纪中期和19世纪中期之间达到其最冷的顶点。小冰期低温的气候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尤其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气候敏感的生态脆弱带所表现出的环境效应十分突出,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欧洲小冰期之前的几百年内气候环境适宜,很少荒年和饥饿;北极的积冰远在北部,12世纪前斯堪的纳维亚、冰岛、格陵兰之间的通讯较容易;粮食作物可生长在冰岛,甚至格陵兰;北方的渔业繁荣,欧洲主大陆的葡萄园远在现代界限以北500km。这种适宜的环境到公元1200开始终结,海冰和风暴使得挪威、冰岛和格陵兰之间的通航十分困难,割断了与冰岛的联系,最后到14 世纪末从历史上消失;在冰岛粮食不再收割;由于北方冬季变得较冷,鱼群改变迁移的路径,渔民和农民的生活变得艰难。在欧洲大陆,13世纪后半叶和14 世纪初经历了频繁灾害荒年,寒冬和异常湿热的夏季等极端天气增多,耕作的范围不断收缩。这一切表明小冰期气候变化在高纬地区从13世纪开始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16世纪开始,在欧洲的高山区、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地区普遍出现冰川的膨胀和冰舌的前进,破坏了农田,毁灭了山村。冰川补给的河流,经常出现灾害性洪水,还伴随着滑坡和崩坍。英格兰中部1500-1650年间冬天的温度比现今低约1.5℃,17世纪最后10年特别冷。瑞士中部的山丘(海拔900m)到5月份还被雪覆盖。阿尔卑斯山冰川扩张,冰舌延伸到2000m的草地。气候的异常寒冷,战争、饥荒和流行病使日尔曼人口从1600万减少到900万。
小冰期的气候在中国的响应是十分强烈的,是与全球这一降温事件耦合在一起的。台湾高山湖泊于1320年开始出现冷干环境沉积,祁连山敦德冰芯(海拔大于4000m)指示,于1420年开始出现明显的降温,华北平原则于13世纪80年代进入明显的降温期。除了云南、贵州地区降温不明显外,小冰期盛期在全国范围普遍出现低温期,冬季和夏季降温均较明显,降温的幅度一般在1℃左右。
由于这一时期跨中国明、清两朝,所以在中国也称“明清小冰期”。这次小冰期给中国农业社会带来巨大的打击,甚至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如在明代中叶(约1500年前后)北方少数民族族频繁入侵,战乱较多,尤其与鞑靼之间更是爆发了多起战争,其中就有“土木堡之变”,而1640-1700年是这次小冰期中最冷的时期,这与清军南下入关、建立政权的时间是也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