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质量
1. 发达国家在协调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应有全球环保观念,不应为争夺在某一地区的政治或经济利益而大规模毁坏环境。 2. 在世界范围内,应将 全球环境问题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首位,发达国家在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环境保护义务的同时,不应将污染环境的产业或物资变相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同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以寻求全球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3. 全球环境需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经济增长率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使分担更为合理,发展中国家应按全球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需要来调控本国经济增长率,而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费用分担上应按经济实力承担更多义务。 4. 先进发达国家应加快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及相关高新技术方面的交流,促进全球环境保护技术能力的综合提高。
另外,从微观上来看,有许多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需要我们做到: 1.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各国都应当做到完善自己的环保法律,做好自己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环境保护在法律上有法可依。 2. 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增长GDP的同时,需要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要做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科学经济,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3. 各国政府必须起到领导作用,并且加大投资力度和监管力度,使法律上的措施能够得以实施。另外,各国政府还可以开展各方面的活动,发动民众,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如,全球性的植树活动等。 4. 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大气环境的恶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各国的措施刻不容缓,希望世界各国珍惜现今的环境,切实的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太阳光在其到达地球的平均距离处的自由空间中的辐射强度被定义为太阳能常数,取值为1353W/m2。 大气对地球表面接收太阳光的影响程度被定义为大气质量(air mass)。 大气质量为零的状态(AM 0),指得是在地球外空间接收太阳光的情况,适用于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应用场合。 大气质量为1的状态(AM 1),是指太阳光直接垂直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情况,其入射光功率为925W/m2。相当于晴朗夏日在海平面上所承受的太阳光。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大气对太阳光的衰减,主要包括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吸收、水蒸气对红外线的吸收以及大气中尘埃和悬浮物的散射等。 在太阳光入射角与地面成夹角θ时,大气质量为AM=1/cosθ 当θ=48.2%时,大气质量为AM 1.5,是指典型晴天时太阳光照射到一般地面的情况,其辐射总量为1kW/m2,常用于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效率测试时的标准。 太阳光的波长不是单一的,其范围为10pm~10km,但97%以上的太阳辐射能的波长位于0.29~3.0μm范围内,相对波长较短,属于短波长辐射。如图1.2所示为太阳光辐射的波长分布图。
由图1.2可知由于大气中不同成分气体的作用,在AM1.5时,相当一部分波长的太阳光已被散射和吸收。其中,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吸收最为强烈;水蒸气对能量的吸收最大,约20%被大气层吸收的太阳能是由于水蒸气的作用;而灰尘既能吸收也能反射太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