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气旋是指生成在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26~35°N、113~120°E)区域内,具有明显的冷暖锋结构的气旋系统。江淮气旋在春季和初夏出现最多,4、5两个月活动最盛。是造成江淮地区大风、暴雨和雷暴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
江淮气旋多集中在两湖盆地和杭州湾附近产生。由于两湖盆地常有倒槽产生,当冷空气进入倒槽后,在倒槽顶端气旋性曲率最大处往往有气旋发生。杭州湾特定的河谷地形在动力和热力作用下也容易产生气旋。
春夏两季是江淮气旋频繁发生时期,6月以前多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多发生在淮河流域。江淮气旋常常带来大范围的大风、降水,使江浙一带和上海沿海的能见度变低。气旋入海后常常加深,在黄海南部、东海造成大风,其风向在气旋西部为西北风,东部为偏南风。当气旋发展时,风力可达8级,且往往偏南大风过后,西北大风随之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