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所说的梅雨天气, 是在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这段时期,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南方流行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说的就是梅雨天气。梅雨天气的特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梅雨天气的特点。
梅雨天气是一种大范围的降水过程,主要发生在湖北宜昌以东,北纬26°~34°之间的江淮地区。每年春末夏初,夏季风从海上带丰沛的水汽,至6月上旬暖湿气流推进到我国江淮地区,并与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在江淮地区上空相遇,形成一条宽200千米~300千米,基本上呈西南-东北走向的狭长雨带。由于冷暖气团势匀力敌,所以使雨带在这里滞留的时间长,并具有影响范围大、降水量多的特点。
梅雨天气是南北冷暖气团僵持在江淮地区所引起的,它持续的时间越久,梅雨期越长;否则,梅雨匆匆而过,形成“空梅”或“少梅”天气,会造成江淮地区大范围的干旱天气。梅雨天气开始、结束的迟早、梅雨期的长短和雨量的多少,取决于当年冷暖空气的强度和进退的时间。正常年份,梅雨期平均为24天;最多的1896年为65天,最短的1971年只有6天。一般来说,进入梅雨的时间早,梅雨期长,降水量也大。通常来看,江淮地区梅雨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0%~30%。江淮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的生长非常有利。
以上就是小编和大家分享关于梅雨天气的特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梅雨天气的特点应该有所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