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三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七月中下旬到八月中旬。三伏天的长短也不一定,有时候是30天,有时候是40天。出现这不一样的原因主要是看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还是5个庚日。如果是出现4个庚日的话,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中伏为20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伏天之所以酷热,从日地关系上看,自春分日开始到夏天,太阳从直射赤道逐渐变为直射北回归线。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地面接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散热最少。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并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后的伏天,特别是中伏和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