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载有307人的韩亚航空波音777型客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着陆时失事,造成两名浙江女生遇难。出事飞机上,141名中国公民中,中国师生就有70人,除了来自浙江江山中学的一个夏令营团,还有山西太原五中和太原外国语学校两个夏令营团。人数占到此次航班上中国乘客的一半。
一场空难折射出中国学生出国游学的火爆,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表面火爆、繁荣的海外游学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交流就是找几个大学生聊天唱歌跳舞吃饭
近年来,游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在假期中背起行囊出国游学,在青少年学生中日渐成了一种很“潮”的度假方式。
每至寒暑假,“游学夏令营”、“暑期看世界”、“暑期修学游”、“暑期游学游”等项目琳琅满目,各种“访名校见名人”、“提高英语口语”、“国际文化交流”之类的游学团,让不少中小学生趋之若鹜。一些游学中介也打着各种“教育”、“关爱”的旗号,以开眼界、见世面、方便出国留学等为噱头,使得出国游学异常火爆,游学对象也从初高中学生趋向低龄化,甚至幼儿园的宝宝也加入游学的大军。
根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随着游学市场的井喷式增长,从事游学业务的相关机构雨后春笋般地增长,有语言学校、留学中介、教育培训机构、旅行社等,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许多学校也加入阵营,直接组团或与其他机构合作,借助在校学生资源在游学市场上“分一杯羹”。且只要冠以“游学”的名头,报价一般高于类似线路的旅游项目。
据了解,以目前最紧俏的美国线路为例,为期15天的“游学夏令营”费用往往在3万甚至5万元,住宿在美国家庭,行程包括访问名校、英语授课以及游览迪士尼乐园等娱乐项目。而类似线路旅行社的报价一般为2.5万元。
但实际上,不少游学团的内容的大多是参观知名景点,只安排一些很简单的交流活动。这种走马观花的行程、蜻蜓点水式的体验,让孩子们的游学经历大多流于形式,收获甚微。而国外的所谓“友好家庭”也往往把接待游学生当成生意做,一些海外地接社团会增加景点和购物,居然还设置了去赌城的项目。
据一些游学回来的学生介绍,所谓感受名校文化,无非是在名校门口瞄一眼,而这些名校恰恰连围墙都没有,任何人随时都可以去感受。实情是,海外游学团早已异化为纯粹的旅游团、购物团。
一位参加过名校游的杭州大一学生王琳(化名)告诉记者,高二时,他曾花了14天时间游历了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7个国家,花了父母3万多元,除了参观学校就是坐车,根本无心欣赏沿途美景。“交流?就是找几个大学生在一天之中聊聊天、唱唱歌、跳跳舞和吃吃饭。”王琳说。
在教育学者看来,在一个孩子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眼中,“文化”就是识字、读书,如果硬要他们学习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其结果很可能等于几幢看不懂的教堂加一群毫无生气的雕像。要想在十天半个月内的出国夏令营迅速提升外语水平,最多也就集中在吃喝拉撒睡的口语词汇。
事实上,许多家长也并非不知这种情况。一位送孩子出国一趟的家长告诉记者,当孩子说起同学暑假去了某某国家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不能让孩子输给同龄人的心理,让自己咬着牙也要送孩子出去一次。而许多时候,也正如这位家长所说,游学就和上各种辅导班一样,已成了中国学生的必经之路。
教育专家提醒,游学的目的是“学”,脱离了“学”这一宗旨,就很难达到游学的真正目的,家长对游学需持理性的态度,“游学夏令营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和家庭,而让孩子通过短期游学提高英语水平、拿到国外名校推荐信的想法,更是不切实际。”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