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国丹医院权威精神病专家张铁峰教授应邀做客四川卫视《锦医玉食》栏目,在节目中,张教授通过科学严谨的讲述,首次揭秘精神疾病易感基因学说,并针对“精神分裂症为何难以治愈”问题作了科学详尽的解答。
张铁峰教授做客《锦医玉食》揭秘精神疾病易感基因
张教授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协和医院从事临床工作,曾先后担任科主任、遗传基因研究处处长,对中西医治疗精神疾病有着扎实的临床经验。为了更好的研究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张教授在1995年前往美国进修心理学,成为了我国首批“心理咨询师”,并成为我国首批重点心理干预保健医师。2001年参与了“DISC1基因对精神分裂症影响”的研究工作,后期又参与了精神疾病发病的基因遗传学机制对应的药物研究开发工作;2005年作为学术评论员参加了世界精神病学大会;2010年被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任命亚洲精神疾病基因研究处负责人,享受国际科研津贴。
易感基因是精神分裂发病的“种子”,遇到外因刺激就会发病
在节目现场,张铁峰教授首次提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根源易感基因。
张教授说道:“精神分裂的发病,主要是由患者本身存在易感基因决定,当易感基因这个‘种子’在一定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就会生根发芽,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
在进一步剖析易感基因时,张教授拿出了一个基因图谱:“我们知道,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呈双螺旋结构。DNA上有很多不同的“节”,也就是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定的功能,比如说,有些基因是决定我们的身高的,而有些基因决定了我们的肤色等等。比方说,如果一般正常人的DNA,序列中某两个特定碱基为A-T,但有一部分人那两个碱基则为A-C。那么,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碱基为A-C排序的人,就更容易引发精神分裂。此外,除了碱基的改变,还有碱基的异位、缺失等都会形成精神分裂的易感基因。”
精神分裂易感基因图示
节目现场,张教授明确讲到,不规范诊疗是导致精神分裂症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些基因的缺失或重叠所致,以往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物理治疗,都只是对表面症状达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无法真正从恩本上治愈精神分裂症。”节目中,张教授如此明确表示。
张铁峰教授指出,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中主要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重性精神类疾病,很难通过单一的药物达到治愈的目的,相反,随着治疗的进行,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会慢慢增强,而由于抗药性的同样增强药物的抑制作用会慢慢降低,渐渐地,药物在体内的逐渐累积极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选对方法是治愈精神分裂症的关键
针对“精神分类症是否可以最终治愈”这个问题,张教授回答道:“首先需要申明的一点是,精神分裂症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常伴随反复发作,但并不代表就无法治愈,选择一种正确的疗法,是能否治愈精神分裂症的关键所在。”
张教授表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他主张采用的是精神疾病最新诊疗技术“686基因调序”精神康复体系。
据了解,“686基因调序”精神康复体系,以现代全基因技术,点对点精确锁定致病的易感基因点位,再通过酶切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易感基因的相应点位中,完成对致病基因的修正,并辅助以后期的干预性心理引导,完全修复患者心理微环境,从而实现病人的痊愈。
“自‘686基因调序’精神康复体系投入临床运用以来,已成功治愈了上万名重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很多患者朋友的肯定。”张教授在节目的最后说道。(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