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旅游资讯

琼北乡间古代牌坊多 文化旅游有待挖掘
2017-08-29 18:32:17 来源: 客运站

   核心引读在石头与绿树互相依偎、古庙与古塔交映生辉的琼北乡间,不时能发现一两座拔地而起的古代牌坊。

  作为一种历史符号,牌坊是一种时间的记忆和天人合一的载体,它超越时空的限制,在几百年过后的今天,牌坊可成为与后人对话的平台。通过那些零落的牌坊,我们还能看到琼岛久远浓郁的文化积淀。

  琼北乡间 古代牌坊何其多

  在海口市区,牌坊或许并不算一个新鲜的事物,红城湖海瑞故居的“南海青天”牌坊,海瑞墓的“粤东正气”牌坊、还有府城的“琼台福地”牌坊……他们夹杂于现代都市的高楼建筑中,展示了南国海岛一段段流芳千古的故事。除了这些闹市中修旧如旧的牌坊,在琼北的乡村里,还不时能发现许多原滋原味的古代牌坊。它们矗立在村口郊外,用斑驳而不屈的身躯,在述说着一份穿越时空的历史苍凉。

  琼北乡村多牌坊,记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首先,琼北地区作为邻近琼州首府之地,具有开发历史久,受中原文化影响深等因素的影响,而作为一种古代文明的载体,琼北牌坊的数量之多,从一方面证明了这一地区的文化积淀。第二,琼北地区,特别是羊山地区,万年前的火山爆发,给这里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材资源。如此独特的条件,也为牌坊的建设奠下了就近取材的物质基础。

  从海南现存牌坊的造型上看,大概可以将之分为冲天式和屋宇式,它们的区别,就在有没有屋檐。冲天式的牌坊,由华表柱发展演变而成,四柱三间,没有屋顶,蹲守着瑞兽的柱头高出坊间直指苍穹。而屋宇式牌坊则是在冲天式的基础上加盖屋顶,形成类似于牌楼的风格。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牌坊匾额的上方,都会嵌有一方刻有“旨”或“圣旨”字样的石块,彰显着牌坊的崇高荣誉和权威。

  网友“南檀子”,曾经是天涯社区“琼崖史志”的一名版主。多年来,他一直在关注着海南的古牌坊这一题材。在他的手机地图里,标明了每一座岛内古牌坊的具体所在地。“南檀子”介绍说,海南现存的古牌坊一共有36座,主要分四类,第一是旌表寿民类,计有4座;第二是贞节类,计有12座;第三是仕科功名类,计有16座;第四是墓坊与门坊,计有4座。

  从建造时间上看,海南牌坊绝大部分修建于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海南人文蔚起的阶段。据“南檀子”整理得出的资料,海南现存的牌坊中,建造时间最早的是位于海口市西秀镇大效村的“挺秀”坊,这座牌坊是明代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为举人王谟所立。比较特别的是,海南存有两座民国时期的牌坊,一座是海口秀英区美梅村的“耆年硕德”坊,另一座是文昌世坑村的“琼岛霜痕”坊。

  “耆年硕德”坊立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是经地方名绅王国宪等人呈请,由大总统孙中山为美梅村寿民吴汝功题领。四柱三间冲天式“耆年硕德”坊,与一般的古牌坊并无大的差异,记者注意到,在共和时代建造的这座牌坊,匾额上方带有封建印记的“旨”字也变成了“令”字,而时任内务总长的陈炯明也在这座牌坊上留名。孙中山与陈炯明这两位在民国初年掀起过不少风浪的名人,从曾经的革命同志,到分道扬镳、势如水火的政敌,这座牌坊也成了见证两人一段携手共进的历史遗物。

  牌坊故事 前贤事迹呈异彩

  牌坊是一种主要用于宣扬功德的建筑,同样也是一种记载着历史信息的实物史志。一座牌坊,有的是一段历史名人的不朽丰碑,有的是一个凄惨的贞节故事,有的则是一段寿民绅望的表彰奖状。牌坊拾古,收获的是沉甸甸的先贤事迹,是凝重的往事回忆。

  澄迈,作为史脉久远、人文炽盛的海南古邑,至今还屹立着不少古代牌坊。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莲镇罗驿村就存有一座“步蟾”举人坊和一座“节孝”坊。在罗驿村的湖边村道上,一座古朴的牌坊孤寂的挺立在荒草丛中,牌坊上部的屋檐,在历史的流逝中,已经不见踪迹。只有那字迹依稀的“步蟾”,闪烁着一份古代科举的历史荣光。据当地村民介绍,原先“步蟾”坊的旁边,还立有一座“文奎”坊,两座并肩而立的牌坊是纪念明代李唯铭、李金父子二人的举人功名建筑。祖辈相传,在父亲李惟铭中举后,“文奎”坊率先建起,为了激励儿子也能致力于科业,父亲承诺只要儿子考中,就为其营建一座更大的牌坊。后来,李金果然在景泰癸酉科乡试中折桂,父亲也信守诺言,在“文奎”坊的旁边建起了“步蟾”坊。可惜的是,父子举人双牌坊的陈迹,如今只剩其一。

  如果说“步蟾”坊留有父子举人的传奇,那么与之相邻的倘村“登第”坊则更多了几分为国捐躯的悲壮色彩。走进鹅声阵阵的白莲镇倘村,在村前水泥路上就能看到立于泥泞之地的“登第”坊。牌坊的主人,是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乡试中举、荣任广西桂林府推官的吴景晖。据史志记载,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贺县百姓发生争端,有10多个村庄千余乡民卷入械斗,双方死伤多人,为制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巡抚急需一名官员前去平息争斗,但手下官员都畏难而却,唯独吴景晖敢于自告奋勇,感叹道“受命抚民,虽死不避!”乃毅然领命而行,不久,吴景晖果然在抚民的公干中被害。消息传来,当朝百官纷纷以挽联、挽诗寄托哀思。不久,古其然副使奉宪宗皇帝御旨赴琼,在倘村东隅督建“登第”牌坊一座,以示对吴景晖“拟作青史表鸿名”的褒扬!

  在海南现存的16座功名牌坊中,每一座都能读到许多琼岛先贤的故事。比如临高透滩村的“礼魁”坊,可以从这里读懂“琼州四贤”之一的王佐矢志修书的精神;儋州市峨蔓镇福花村的“举人”坊,听到的则是一个另类神童陈京本的种种轶闻趣事……至于另一类别的贞节牌坊,得主的故事在典籍里大多都是蜻蜓点水般的一笔带过。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从“节孝”牌坊看到封建妇女辛酸血泪的同时,更应该体会她们身上所具有的坚贞精神。

  消失的风景 牌坊林立今不见

  翻开史志,我们能看到许多地方有过牌坊林立的记录。但遗憾的是,那些曾经蔚为壮观的牌坊林,已经在岁月风尘中离我们远去。

  府城攀丹村,海南四大文化名村之一。历史记载,府城东门外青云桥(亦称东门桥)至攀丹村口的明代牌坊群曾经是府城的一大胜景。青云桥头竖立着明代进士、攀丹人唐胄书写横额的“青云桥路坊”,紧随其后的是“青云”、“进士”、“会魁”、“省魁”、“联桂”、“联壁”、“天衢”等10座牌坊,全是官府和当地士民为旌表和纪念攀丹村的唐氏进士、举人及名士而建。虽然胜迹不在,但村里的唐氏老人们,至今仍在怀念这片牌坊林所留下的“累朝兴学、衣冠蝉联”的家族荣光。

  海口新坡镇的文山村,同样也曾存在着牌坊林立的胜景。繁衍在这个山环水抱小村庄里的周氏一族,仅在明朝一代,就出现了不少进士举人,以致于前来视察的官员看到“里中士大夫冠盖相见者不下十百”时,也禁不住发出由衷的赞叹:“吾巡视多矣,未有若员之文士接踵,官员济济如此里也。”据统计,文山村历史上一共有进士牌坊3座,举人牌坊10座,数量之多,堪称琼岛之最。可惜的是,这些前后并立的牌坊,也逃不过悉数被毁的命运。只有那些被弃于角落中的石头构件,勾起人们对往昔的回忆。

  近年来,一些在动乱时期被拆毁的牌坊,也有不少被重新修复竖起。海口市遵谭镇湧潭村的3座牌坊,就是利用旧牌坊的构件使之重新恢复原貌的典型。其中,“文瑞”坊和“青云万里”坊,与附着了琼州府“五里三进士”甲第荣耀的明代古官道融为一体,成为了人们触摸历史的一处景致。

  记者在随“南檀子”等人走访琼北乡村的过程中,还发现不少的老牌坊构件。在云龙镇玉仙村的冼氏祠堂前,就散落着一座牌坊的柱子、石基及坊额等古物。翻开细看,断为两截的匾额两面有字,看立坊时间,这是冼氏后人在清代时期为两位举人先祖所建。“南檀子”告诉记者,“捷步瀛洲”一面,是为举人冼沂所立;刻有“世科”的背面,则是纪念冼氏家族的另一位举人冼桂秀,这种“一坊两人”的牌坊在海南非常罕见。

  如此珍贵的历史文物,却被弃之荒野、掩盖在杂草丛中,难免让人感到心痛。

相关阅读

热门天气问答

1莱州到烟台早班车是几点?
莱州市到烟台的早班车是几点?
2平果到北流的班车随车电话多少?
2徐州到厦门的汽车票要多少钱?
2唐河到永城的汽车司机电话多少?

天气资讯2024-07-16更新

2024末伏是几月几号结束
2024-07-16 15:58:23
2024年一伏二伏三伏各多少天
2024-07-12 16:47:18
2024年末伏是几月几号结束
2024-07-08 15:16:49
2024年的三伏天是哪个时间段
2024-07-05 11:59:10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