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白居易。
杜鹃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论起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地方能与中国的杜鹃花相匹敌。贵州这片杜鹃花海最难得的是完全野生。而且由于花海面积广,交通相对滞后,使得这里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只看花海,不看人头的地方。
贵州杜鹃最盛莫过于黔西县境内,在金坡、石板、新旧、纸厂四个乡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野生杜鹃花,是迄今为止中国已查明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整片花海蔓延长达50 公里,或高或低地分布在1~5 公里的山坡上。杜鹃的品种多样,从鹅黄到嫩粉到紫红,各种姿态各种颜色争奇斗艳。在这片杜鹃花海中粉色和深粉色占了多数,一路密密麻麻,花团锦簇,若云若霞。
走在人工修建的木栈道上,周围铺天盖地都是杜鹃花,花瓣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和杜鹃近距离接触,才发现,难怪白居易如此爱杜鹃,杜鹃花的美,在于既可远观又可近赏。桃花和李花盛开时,一树春花烂漫,气势磅礴,但单独看每一朵花却不免单薄细小。杜鹃花海既有群花齐舞的气势,每一朵又娇艳美丽,禁得起最挑剔的眼光。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彝族人把杜鹃花叫做“索玛花”,这片杜鹃花海也就成了他们嘴里的“索玛故里”。爱花的人可以在附近彝族村寨住上几天,清晨去开满杜鹃的花山吮吸清甜的空气,然后去看彝家村寨的赛马、荡秋千、打磨秋;晚上,当篝火生起来时,一起跳舞唱山歌,或者在静默的大山深处听一声声的子规啼。
人们都说,在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就会彻夜地啼叫,叫声仿佛“我哥回呦”,在文人的笔下更是被附会成“不如归去”,在无数个夜晚令无数离人尽望乡。然而,在黔之西,在杜鹃花海的围抱下,仿佛连子规的啼叫都少了哀怨,让人沉溺其中,不愿归去。
TIPS:
从贵阳出发经由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黔西站出口,再经由原清(镇)―毕(节)公路至黔西野坝,最后经由野(坝)―普(底)公路到达金坡景区和普底景区。游客可以在金坡、普底、大方县城、黔西县城就餐、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