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协办的布达拉宫雷电灾害防御基础研究项目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拉萨举行。来自文物、消防、气象等10多个部门和科研院校雷电灾害防御方面的40余位领导、专家及学者参加了论证会。
此次专家论证会受到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国家文物局、中国气象局、公安部消防局的高度重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和上海、湖南、山西、北京4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以及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布达拉宫管理处等单位和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关于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
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就西藏雷电灾害的特点、形成机理、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经过专家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一是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一无二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布达拉宫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及建筑结构特点,开展雷电灾害防御的基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项目的开展对保护藏族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对古建筑的雷电灾害防御将起到指导作用。二是项目研究内容全面,涵盖布达拉宫周边区域的闪电监测和预警平台建设、闪电活动规律及放电特征研究,以及布达拉宫防雷现状调查和雷灾风险评估等,能够为布达拉宫雷电灾害的防御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三是项目研究技术路线考虑了不同研究内容之间的衔接,思路清新、结构合理、操作性强,具有可行性。四是项目牵头单位和实施单位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优势,人才队伍、硬件条件和研究能力能够满足本项目的要求。该项目研究内容充实、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可行、经费预算基本合理,同意通过论证。
据介绍,《布达拉宫雷电灾害防御基础研究》项目总投资977万元,计划用时3年分步实施。项目将在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文物局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上海市防雷中心、西藏自治区防雷中心和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共同承担。
(责任编辑: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