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北京网友晒出一组名为《北京雨雾蒙蒙出江南味》的图片,拍摄了阴雨迷蒙中的颐和园。
某网讯
进入6月,北京一反常年的晴热暴晒,阴雨雾霾相继来扰,太阳少得可怜。到今天已经有7天日照为零,6天雨水相伴,大有江南水乡的味道。
眼看一天天潮湿阴冷,不少北京市民都在问着同一个问题:这种仿佛江南“梅雨”季节的天气何时才能结束?北京市专业气象台专家张明英预计,今天夜间开始,随着雨水停歇,北京大部天气将逐渐转好。
6月北京雨多湿冷不常见
常年6月是北京典型的干热期,7、8月是闷热期。今年北京一反常态,进入6月已经9天,有7天阳光难觅,5天雨水相伴,期间更有雾霾来扰。
据北京专业气象台统计,6月1日至8日,北京平均降水量47.2毫米,较常年11.7毫米明显偏多;平均相对湿度73.8%,较常年54.8%明显偏高;平均气温21.9℃,较常年23.9℃偏低2℃。
“今年北京进入6月后阴雨多、日照差、湿度大、降水明显偏多,这与往年的晴热为主反差很大,并不常见。”张明英总结道。
阴雨缘何“缠住”北京
一周以来,连绵阴雨为市民营造了江南水乡的氛围,也带来了“为何不见天日”的疑问。张明英表示,近地面偏东气流不断以及冷空气较弱是主要原因。
6月1日至7日北京基本以偏东风为主,偏东风将渤海、黄海的水汽吹到北京,遇上山脉地形作用,在大气稳定的情况下就表现为雾,在大气略有上升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低云。
“加上冷空气较弱,很难清除空气中的水汽,所以北京才会雨雾蒙蒙,日照变差。”张明英说,今天北京已经转为北风控制,到夜间北京降雨将逐渐停歇,天气也会随之转好。
北京湿而不热 与江南“梅雨”不同
对于网友称北京出现了江南“梅雨”天气,张明英给出了解释,“北京最近的阴雨连绵现象与江南"梅雨"很像,但实质和成因有很大区别。”
“梅雨”,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现象,此时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北京这些天是湿而不热,和"梅雨"又湿又热的感受还有所不同。”张明英说。
在成因上,北京阴雨也跟江南“梅雨”有本质不同。张明英表示,江南“梅雨”受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冷暖空气在这一带交汇,形成稳定降水,“这与北京受偏东气流影响带来的持续阴雨完全不同。”(
祛湿小贴士:
绵绵阴雨在北京很少见,较大的湿度容易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如胸闷、憋气、头晕,甚至还会出现腹泻、呕吐、厌食的现象,这种天气要注意祛湿。
医生建议人们可多喝些绿茶、花茶,这样有利于湿气的排除;在饮食上应多吃清淡的食物,如冬瓜、薏米、绿豆、苦瓜等;肠胃不好的人要少喝带气饮料,少喝冰镇啤酒,食用海鲜等性冷的食物应同时吃一些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