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顾燕杰 曾涛 喻迎春 通讯员刘波
这只是江西万载县气象局综合改革取得的部分成效。曾亲自到万载县气象局调研指导综合改革工作的江西省气象局局长薛根元说:“作为江西省基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四个试点之一,万载县气象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经验值得其他市县学习和借鉴。”
软件硬件两手抓
5月的万载县已经进入汛期,雷雨天气逐渐增多。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广、数量多。“这里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全县17个乡镇都有地质灾害点。经过治理和搬迁,目前万载县的地质灾害点有400多个,其中重要的地质灾害点有31个。”万载县地质矿产局应急中心主任郑钢介绍道。
这31个重要地质灾害点,成为万载县气象局布设山洪地质灾害气象观测站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县已经建成33个山洪地质灾害气象观测站,遍布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随时监测隐患点的雨量。如果连续出现强降雨,就会马上发布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万载县气象局局长汤剑保说。
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软件力量也不落后。在汤剑保的操作演示下,记者看到了一个简约而不简单的业务平台,设计简明、一目了然,涵盖观测、预报预警和公共气象服务等县级气象部门日常业务功能,同时兼顾“两个体系”建设、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等项目。日益完善的县级气象业务布局、运转流畅的工作机制、优化的业务流程,推动了业务现代化和集约化水平的提升。
“在今年汛期服务中,去年下半年建立的县级现代气象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已充分发挥作用,观测、预报、服务系统相互衔接,综合信息高度集成,自动化程度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汤剑保向记者夸起他们的“利器”。
迁站成为政府重点工程
万载县气象局作为全省探测环境改善台站之一,在当地政府的政策、资金的支持下,已经完成征地、规划等工作,目前正准备基建动工,初步设定2015年1月1日启用观测场。“新建成的台站将实现设备一流化、基建现代化、业务平台标准化的目标。”汤剑保说。
对于万载县气象局探测环境改善工程,分管气象工作的副县长王春玲感慨道:“气象局提供的预报精准、服务及时,为全县防灾减灾做了大量工作。气象工作关系国计民生,政府要主动作为,做气象事业发展的推进器,全力支持好气象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迁站成为了政府重点工程。
“县政府已经投入100多万元,后续将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基建工程。”汤剑保告诉记者。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气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同时高效精细的服务也为气象部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花炮产业是万载县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有380多家花炮厂。进入夏季,雷雨天气增多,县气象局加大了对花炮厂防雷设施的检测。万载县排上花炮厂是县里的知名企业,去年年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
“生产爆炸品的企业对雷电是相当恐惧的,雷击灾害对我们的生产会造成巨大影响。安全生产无小事,一出事就是大事。气象部门为我们提供的防雷检测服务,如同给我们上了保险。”花炮厂负责人感慨道。
通过气象和安监等部门的联合检查,提前消除花炮厂安全隐患,近年来当地没有出现因气象服务不到位而引发的安全事故。“目前,县气象局为花炮产业服务的方式主要是在花炮厂选址、防雷检测、气象信息咨询、气象资料提供等方面。我们配备了专业人才,规范服务流程,对于一些检测不合格的企业,通常都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以达到防雷安全标准。”宜春市防雷装置质量监测检验所万载县分所所长宋云波告诉记者。
“我们希望能加大气象工作在政府考核中的力度,加大分值。”汤剑保说。目前,万载县各个乡镇都专设了分管气象工作的副镇长,气象防灾减灾也被列入了政府考评体系。
实现工作的延伸和转变
防灾减灾科、综合管理科、执法大队……伴随着县气象局综合改革推进的步伐,内设机构将原来单一的办公室、业务股进一步细化,从局站合一向局站分设、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转变,从单一国家编制向多元人力资源保障延伸。
在过去,县气象局人员编制数长期保持在8人,无法满足公共气象服务新增岗位的需求。由于人少、事多、工作量大,一人多岗、混岗现象普遍存在,岗位职责不明确,人员超负荷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县气象局的气象管理、业务、公众服务水平提高缓慢。
“根据县级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与目标,我们对岗位重新设置,细化岗位职责,杜绝混岗现象。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人尽其才,让职工专心在各自的岗位上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汤剑保说道。
自去年开始,县气象局通过分析当前机构运行存在的问题,对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了科学设置,根据专业专长、业务能力、岗位需求对职工进行明确分工。在县气象局工作了近十年的徐岗曾经做过观测业务、科技服务,维修过仪器,审核过报表。在工作岗位调整中,根据个人意愿和领导研究,他被调整到科技服务中心。“我比较擅长出去跑业务。现在专职做科技服务后,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去研究客户需求,现在业务更加熟练,业绩提高幅度很大。”
全国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万载县更是如此。“在综合改革的过程中,人员与资金不足,难度大,工作推进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会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动性,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县局综合改革的路子,焕发出新活力。”汤剑保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