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旧病复发或加重;又因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所以这个季节养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的原则,以滋阴、增加热量为主。
养肾为先 增苦少咸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这个季节肾既要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又要为来年贮存能量。
所以要多吃些有热量的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因此冬天要少食咸的,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像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早睡晚起 三暖为要
古人主张“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所以冬季作息时间应“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日出后起床能躲避严寒。
睡觉时不要贪暖蒙头。因为被窝里的空气少氧混浊,人在缺氧的环境中睡觉易胸闷、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出虚汗,第二天会感到疲劳。
根据五行学说冬季属水,为一年中气候最为寒冷的季节,在滴水成冰、严寒彻骨的气候环境下,机体的御寒能力下降。此时人体的头、背、腰腹、足等部位,作为人体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主要通道,对气温的变化尤为敏感,若防护不当,很容易遭受风寒的侵袭。而且头、腰腹、背部、足部皮下储存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寒冷刺激由此入内,将会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致病。因此冬季养生保健必须避寒就温,敛阳护阴,做到头暖、背暖、腰腹暖和足暖。
俗话说“天天戴棉帽,胜过穿棉袄。”所谓“虚人最怕脑后风”。冬日要“三暖”。
一谓头暖。
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肠胃不适等。
二谓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三谓脚暖。
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病毒、细菌乘虚而入,使人感冒。
分享到:
腾讯微博
QQ空间
朋友
新浪微博
人人
QQ邮箱
开心网
/*app down*/
.Tool-Article-QQ ul{margin-top:3px;}
.Tool-Article-QQ .appIconB{float:right;width:262px;height:30px;margin-top:10px;padding:0;background:url no-repeat;}
.Tool-Article-QQ .appIconB span{display:block;}
.Tool-Article-QQ .appIconB b{display:none;}
.Tool-Article-QQ .appIconB a{display:block;width:262px;height:30px;background:none;}
.Tool-Article-QQ .appIconB a:hover{background:url 0 -40px no-repeat;text-decoration:none;}
.Tool-Article-QQ .appIconBfin{width:292px;height:30px;background-position:0 -80px;}
.Tool-Article-QQ .appIconBfin a{width:320px;height:30px;background:none;}
.Tool-Article-QQ .appIconBfin a:hover{background:url 0 -120px no-repeat;}
新闻手机客户端 随时掌握天下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