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明扫墓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清明节扫墓勿坐卧草地以免被蜱虫叮咬

2012-06-18 21:42:19 来源: 客运站

  清明节将至,很多市民回乡下祭祖扫墓,在野外行走或磕头时会接触到草地易被蜱虫叮咬而感染多种疾病。2010年全国多地出现的“蜱叮咬人致死事件”让我们惶恐,芝罘区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野外扫墓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以免被蜱虫叮咬。

  多数市民不知道蜱为何物及蜱的危害极大:

  蜱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俗称,如壁虱、草扒子、草别子、狗豆子等,在野外蜱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喜欢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它叮咬人的习性和蚊子不同,蜱吸血产生的刺激小,不容易让人觉察,吸血需要在身体上附着一段时间,多数会超过36或48个小时。一般在有蜱的地区,放牧的牛羊在耳后等部位都会有蜱的附着。但蜱多数时候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待宿主,包括人。蜱没有吸血时较小,如小米粒大小,吸血后会胀大到黄豆粒大小。被蜱咬伤易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如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要是误诊或延误治疗,会导致人体血小板及白细胞锐减,免疫系统趋于崩溃,最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芝罘区疾控支招被咬后正确的取蜱及处理伤口方法:

  芝罘区疾控传染病防治科闫磊介绍: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果发现附着在人身上的蜱后要马上做现场处理,因为蜱的口器呈“倒钩状”嵌入人的皮肤,切不要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让蜱的口器折断而产生皮肤继发性损害。最佳方法是用尖头镊子或烟头烫使蜱脱离人体表面,尖头镊子尖应尽量靠近皮肤,然后紧紧夹住蜱头部或靠近头部的地方,缓慢用力,避免将蜱拔断,拔下后可以观察蜱是否完整。另外也可用乙醚、煤油点涂于蜱头部,待蜱麻痹后自然从皮肤脱落。此外要对伤口做消毒处理,如蜱的口器断于皮内应做手术取出,如不具备手术条件,可将小刀消毒后于叮咬处划“十字口”,将蜱的口器取出。出现中毒症状者应马上就医。

  芝罘区疾控中心教您防止蜱叮咬的防护方法:

  第一应避免在蜱滋生的环境坐卧停留,蜱一般生活在野外树林、草地中,在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待宿主。

  第二是做好个人防护,专业的防护要做到五紧,将袖口、领口和裤脚等处扎紧,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在林中穿行应戴帽子,以免蜱叮咬头部。

  第三是户外活动后要检查衣服上是否有蜱,穿浅色衣服有利于发现蜱,还要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附着,蜱叮咬人初期一般并不传播疾病,这一点有利于蜱传疾病的预防,检查的重点部位为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上一篇 : 南京市2012清明节公交扫墓专线开通 下一篇 : 踏青扫墓长途车票明起开售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