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明问答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清明节有什么文化内涵

2017-03-10 17:12:15 来源: 客运站

  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奠先人的重要节日,那你知道清明节有什么文化内涵吗?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下面就让小编来跟你说说清明节有什么文化内涵吧。

  清明节有什么文化内涵

  清明扫墓祭祖,昭示着家族血脉的继承,使祖先与后代之间有了亲情联系,让年轻一代知道感恩,知道敬老尊贤,知道慎终追远。

  敬重祖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感恩情怀的特殊表达方式,也是清明节文化的精义所在。这种文化表现在对天地、对民族共同祖先、对家族共同祖先以及他人的感恩与铭记上,揭示出了感恩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而清明节众多的民俗事项,正是这一孝思情感和感恩情绪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

  千百年来,清明节祭奠的主要是离世的亲人、恩人和祖先,公祭的主要是民族的共同祖先、文化伟人、民族英雄和公众领袖,寄托的是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祖先的敬畏。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生与死之间并不是断然分开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连续性。一个人肉体生命的结束,恰是其精神生命的开始,所以不论是私人祭祀还是集体悼念,对逝去的生命都要表达敬畏和尊重。私人对离世的亲人要举行祭扫仪式以祭奠,机关单位和学校,也往往要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杰出人物纪念馆、故居、遗址等处去祭扫、参观或者凭吊,或者举行入队、入团、入党、成年礼等仪式,以缅怀先烈的过去,学习先烈的精神,继承先烈的遗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人们在清明节对先贤、先烈、先人祭拜和扫墓的态度如何,实际上是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团体、一个家族的良心的拷问;人们对烈士的祭拜,就是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的感恩,是对 “打井人” 和 “种树者” 铭记,是不忘本、不负义的传统美德的体现,是对用热血和奉献撰写的历史的尊重。饮水思源,他们继往开来,传承了民族精神,创造了现今的中国,应该得到后人的尊重和纪念。

  随着民族精神的觉醒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我们的人民也没有忘记在清明节祭祀中华先祖,把对祖宗的家族性祭祀扩大到对我们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伏羲、神农等的公祭,扩大到对中华文化巨人和先贤孔子、孟子、屈原、介子推等的群体性公祭。海外华侨华人回来寻根祭祖,参与祭祀大典,大大加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中华民族的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爱国情怀等等,在清明节民俗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放大与张扬,民族凝聚力也得到了极大地增强,其意义不可小觑。

清明节有什么文化内涵1

  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踏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清明节有什么文化内涵的内容,你现在是不是也知道了呢,希望小编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上一篇 : 清明节武大还可以看樱花吗 下一篇 : 2017年清明节如何放假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