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早晚学校门前的交通问题,几乎所有人都皱眉摇头。这种令人头疼的状况,不仅在京沪等机动车数量超高的一线城市难住交通管理部门,而且,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省辖市也遭遇了同样解不开的难题。
一位交管部门资深专家与本人就学校门前早晚高峰期交通混乱的现状交换了看法。从交管部门的角度看,眼下的混乱和无序,并非不治之症,假如交警和校方以及学生和家长真能将早晚校门前的交通当成一件必须认真且尽早解决的事,那问题的解决,就有了好的开端和时间表。
在交管方面看来,学校和幼儿园早晚高峰期间的人力部署,已经够尽力,够认真负责了。可尽管如此,不辞辛劳和手忙脚乱换来的,却是交通依然很不顺畅,很不理想。
为什么?因为在有限单位时间内,家长接送学生的车辆,不可能有序守法地依照交法和交警的指挥,做到有序并依法依规按要求停放。
按照常规道理,家长送孩子的车不服从指挥,乱停乱放,没收没管,似乎是个伪命题。因为现实城市交通的管理,还没到机动车驾驶者,看到交警指挥甚至贴罚单,无动于衷。
既然如此,那交警怎么就管不住接送孩子的私家车呢?
事实上并非交警管不了,并非贴不过来罚单,甚至可以说,贴不了多,还贴不了少吗?而是,孩子家长们的一齐发声“谁家没有孩子”,难住了执法交警和管理部门。
一边是情,一边是法。虽然都说“法不容情”,但真到了执法贴罚单的时候,又有几个警察能面对孩子和送孩子的家长,毫不迟疑地将手中的罚单,不手软地贴到违法或不听指挥的车上呢。
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是学校幼儿园门前的交通管理者,在有限单位时间内,真的忙不过来。一方面是“谁家都有孩子”的真心体会,使得交警很难,或者说根本狠不下心来贴罚单。
面对交管部门的两难,于是有业内人士建议学校方面出手。从学生的管理角度,通过学生来束缚和制约家长,使他们忌惮于校方对自己孩子的看法、说法,并配合孩子将接送的车辆,按要求停得有序合理。
这种以孩子为轴心的解决问题思路,从矛盾梳理的角度,显然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因为无论是校方还是家长,从孩子教育、管理和评价方面来说,谁都不会不介意。介意了,当回事儿了,问题也就好办了。
可是,表面复杂的问题,一定有其复杂的道理和原因。虽说孩子和家长不听校方的话,或者不遵守规定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校方肯不肯出面说话,能不能制定这方面的校规,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即使是从孩子的人身安全角度考虑,学校或幼儿园方面,也会认真推敲,如此下令行事,是否合适、适度。
其次,下了命令,出了规定,能不能遭到家长们的一致反对甚至对抗;而这样的反对和对抗,又拿什么理由和手段来化解;化解得了,还好。一旦不能化解,甚至将事情弄大,如何收场;这无疑将是危及到学校和校方负责人前程的一个不得不顾虑的问题。
而作为孩子和家长来说,孩子的每天提早起床准备,家长的必须赶在规定时间到达工作岗位,这些必须和尽量保证,决定了学校方面通过孩子反制家长的做法,不可能得到多数家长的支持。相反,在部分家长社会背景不可低估的大背景下,学校方面节外生枝,多管“份外事”的额外负担,还很可能招来不必要的指责和麻烦。所以,虽然警校联手的想法很好,如果实施也必将取得一定成效,但现实状况下,这种“联手”的设想,得到对方呼应的可能性很小。
然而,尽管如此,交管部门的努力,校方的配合,家长和学生的觉悟修养,都决定了,校门前交通秩序的好转,大家都有责任,且义不容辞。
治理,或者叫维护好学校、幼儿园门前交通秩序,虽说算不上“够分量”的科研课题。但要想解决好学校门前的交通问题,没有点儿智慧和过人的“金刚钻儿”,显然,还真就揽不了这看似简单的“瓷器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