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处乘车点相隔200米 一边排队一边靠抢 为啥?
2012-03-16 14:46:03
来源: 客运站
昨日,渝中区解放碑附近的磁器街,市民排队乘坐公交车。
排队是一种城市文明。城市人口众多,资源紧张,按照秩序运转,社会效率才会更高,排队就是一种方式。
如今重庆城里,市民自觉排队的地方越来越多,北城天街招商银行营业厅对面那处出租车乘车点就是其中之一,无论何时都秩序井然。
但是,细心的市民也会发现,就在观音桥环道靠北城天街一侧,也有一个出租车乘车点,想坐上车,全靠抢。
两处乘车点相隔200米不到,都是同样的人群,一处排队、一处乱抢,很难用市民个人素质的区别来解释了。何况,在此地排队的人,换别处也未必排队。
原因何在?队要怎样才能排起来?近两天,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场
有几个地方队排得很好
9日早上8点30分,正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在轻轨三号线牛角沱站点,轻轨月台上,市民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自觉地排起了8条长龙,虽然等候乘坐轻轨的人非常多,但8条长队却一点也不混乱。
家住大溪沟的张华,就是排队候车的乘客之一,走上月台的他,穿过几条候车的长龙,自觉排到了中间队伍的最后,看了看前方的20多位候车乘客,不停掏出手机看时间的张华显得有些着急。
“今天起来晚了点,估计这一轮上不到车了。”张华说,自己工作的单位在观音桥,下了轻轨后,还得步行十分钟左右才能到单位,“其实我有点想插队,快迟到了,可我看见大家都在排队,自己都觉得插队上车太没素质。”
除了轻轨三号线牛角沱站之外,在渝中区较场口124车站、观音桥北城天街出租车站等公共交通站点,都有自觉排队乘车的人们。
观察
一根绳子改变乘车方式
张华记得,三号线刚开通的时候,高峰期上下车挤成一堆,骂声一片,有时门口关不了。“可是自从工作人员用喇叭喊话,引导大家按标识排队后,队就排起来了,上下轻轨也顺畅多了,时间也节约多了。”
对家住南坪在解放碑工作的黄勇来说,一根绳子彻底改变了他的乘车方式。
301路从较场口开往李家沱,普通车,票价便宜,较场口又是始发站,人很多。“以前乱得很,老人孩子根本挤不上车,现在好多了,队排起了,大家也不用你争我抢。”
记者昨日在301路较场口始发站看到,一块红色的牌子醒目地立在站牌前,上面写着“请依次排队上车”。旁边拉着长长的排队绳,带着黄色袖章的安全员,引导市民有序上车。
而与301路较场口始发站几步之隔,是429公交车的较场口始发站。429路还没有排队引导设施,公交车一来大家就涌了上去,车里的人都差点挤不出来。
北城天街那处排队的出租车停靠点,也有铁栏杆引导,而观音桥环岛那处停靠点,就什么也没有。
调查
普遍心态,别人排我就排
9日,在观音桥北城天街出租车站点,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打车的市民,做了个小调查。问题如下:
排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否有必要?10位都给出了肯定答案。
为什么会自觉排队?7人表示,看见其他乘客排队就自觉跟着排队乘车。如果没有引导铁栏和工作人员的引导,你会自觉排队吗?8人选择不出声摇头,或明确表示不会。
在200米外的观音桥环道靠北城天街一侧乘车点,也有10名市民在抢空车的空档,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对排队必要性的问题,6人表示,自己很赶时间不愿意排队。对会否自觉排队乘车,9人表示,别人都不排队,自己也没有必要排队,其中两位表示,自己就是冲着这里不用排队上车才过来的。如果有明确的排队候车导引标识,你会排队吗?8人表示会,另两位市民则表示会另选不用排队的地方打车。
分析
管理者要学会利用从众心理
这个调查样本虽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问题———对个体来说,排队与否,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有无引导标识、别人是否排队。
“通常把排队的问题,归结为市民素质问题,实际上,这也是个心理问题。”荣格心理咨询所所长周矩说,从众心理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人们习惯以别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作为自己行动的参考,不愿意因自己的‘特立独行’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
同一个人,到了大家都排队的A地,就会排队,到了大家都不排队的B地,也不排队,就是这个原因。“在公共空间里,个体是松散的。是否善于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也体现了管理者的水平高低。”周矩说。
如何利用好从众心理进行管理?周矩说,设置明显的标识,就是一种方式。一根引导的绳子、一句醒目的标语、一声温馨的提醒、一段栅栏形成的巷道,既是引导,也是一种压力,让前面的人进入排队的流程,后面的人就会自动跟上。而随着排队的地方越来越多,大家体会到守秩序的好处,排队就能逐渐成为一种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