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车市督导,使“顺风车”更顺风
2012-01-16 18:48:36
来源: 客运站
顺风车,相信已不再是新鲜词汇,它所代表的含义已远远大于以前,它的运用也正在大中城市中普及和推广,但法律界人士做出爱心提醒,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其风险性,在前期就要做好挑选,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争议。
如今,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加入了“顺风车一族”:有车一族每天开车上班的“寂寞之旅”有了伴,还能补贴点油钱;没车的上班族不用早起挤地铁、公交,花公交车的价钱享受“专车”待遇,何乐而不为……“顺风车”驶出了新型的人际互助关系,也驶出了节能新风尚。
家住浦东金杨社区、在浦西上班的石先生今年刚买了新车,同住一小区的两位同事陆续搭上了他的“顺风车”。每天上下班三人同出同进,听听广播聊聊天,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就这样不知不觉地驶过。起初,石先生不好意思收同事的搭车钱,但同事说得明白:公司本来就发给每人每月300元交通费,现在付给你贴补油钱,我们搭起顺风车来也“心安理得”,一举两得。
“顺风车一族”彼此已有惯例,一般每次搭车只要分摊油钱就行。解决部分养车压力的同时,年轻的车主更愿意搭那些较为固定且能伴聊的乘客,一来二去大家就成了朋友。“比起那点油钱,多认识几个朋友更重要”,所以许多车主在网上发帖时都特意注明“免费”!
其实不少发达国家早就提倡“顺风车”了。在美国就有许多鼓励车主捎载他人的地方政策,如车载二人或者三人以上,可优先驶入快速道,免付过桥费。政府放弃从过桥费、油费、运费中收税,取得疏导交通、节省能耗、减少废气等“绿色价值”。
“顺风车”这个“另类车市”刚刚兴起的时候,曾引发不少争议:收了费的“顺风车”是否属于“非法营运”?会不会冲击出租车行业?万一发生事故谁负责?……但随着“顺风车”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悄然风行,大家也达成了一些共识,认为“顺风车”集中在上下班高峰、叫车难的时段,对出租车运营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且作为一种民间自发自助行为,与“黑车”非法营运有着本质区别。
但法律界人士也提醒,车主应该向乘客提供票据等安全凭证,或在事前签定免责协议或搭车合同,以避免发生事故后造成不必要的纠纷。这一“另类车市”的规范也有待有关部门加以正确引导,好让“顺风车”驶得更“顺风”。
社会学家指出,“顺风车”不仅构建了大都市里新型的人际互助关系,也提倡了一种可行的节能方式:本来一人占用的马路现在容纳三四人出行;一辆车的油耗取代了三四辆车的油耗。按上海近50万辆私家车计算,如果每辆车多载1人,路上就能减少50万人,可大大缓解道路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