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交通局关于印发《杭浦高速
2012-03-01 02:42:11
来源: 客运站
杭州市交通局关于印发《杭浦高速公路杭州大井枢纽绿化(景观优化)工程施工图设计方案审查专家组意见》的通知
杭州石大公路改建工程指挥部:
2007年7月29日,杭州市交通局在杭州星都宾馆主持召开杭州大井枢纽绿化(景观优化)工程施工图设计方案审查会。省交通厅、省高速网办、市发改委、市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余杭区交通局、浙江杭浦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杭州石大公路改建工程指挥部、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参加会议。会议成立了专家组(名单附后)并形成了审查意见。现将专家组审查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望你们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及时办理相关设计变更手续,并妥善处理好已进行的招投标工作。
二〇〇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附件:
杭浦高速公路杭州大井枢纽绿化(景观优化)工程施工图设计方案审查专家组意见
2007年7月29日,杭州市交通局在杭州星都宾馆主持召开了杭州大井枢纽绿化(景观优化)工程施工图设计方案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特邀专家、省交通厅建管处、省交通厅高速公路网络办、杭州市发改委、杭州市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余杭区交通局、浙江杭浦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杭州石大公路改建工程指挥部、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并成立了专家组(名单附后)。
专家组听取了设计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关于《杭州大井枢纽绿化(景观优化)工程施工图设计方案》的相关介绍,审查了有关资料,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现综述如下:
一、关于景观优化设计的基本认识
专家组认为,杭州大井枢纽作为杭浦高速公路连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和杭州石大快速路的关键节点,既是杭城北部主要的入城口,也是杭州市“两口两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杭州石大公路改建工程指挥部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在充分考虑公路绿化和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兼顾城市入城口景观设计的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优化处理,一方面可以提升公路的绿化档次,另一方面也符合杭州“共建共享生活品质”的实际,因此很有必要。
二、关于景观优化方案的总体评价
专家组认为,设计通过人工的方法建设自然水生湿地系统的理念,思路清晰,特色鲜明。在土方平衡上,充分利用原有的河道、农田等地貌,开挖水面,以丰富地形变化,增加景观层次。在植物配置上,以乔木为主,常绿和落叶树种进行搭配,比例基本合理,所选树种以地方性树种为主,乔、灌、草相结合,便于养护,同时选用部分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净化功能,改善水质。设计深度基本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的要求。
三、关于景观优化方案的审查意见
1、在总平布置上,水体中的“孤岛”过多,形成的水景变化过于雷同,建议按大水面进行优化设计,并在河道和新开水体之间设置滤水砂坝,改善水质,以增强水乡效果。
2、在竖向设计中,水塘太深,且有几块地形堆土过高,建议按土方量就地平衡原则设计成缓坡。
3、建议适当减少并优选乔木的种类和数量,配置方法应遵循疏密有致、突出基调的原则。个别树种如香樟(40CM)、广玉兰等规格偏大,可适当缩小。
4、落叶树种建议考虑增加墨西哥落羽杉、大叶柳、紫穗槐、榆树等,而适当减少不太耐水湿的银杏、垂丝海棠、鹅掌楸、无患子等树种。
5、种植方式上建议突出基调树种。基调树种建议采用常绿的湿地松、香樟、女贞,配合落叶的落羽杉、池杉、垂柳。
6、建议将杨梅、广玉兰等慢生树种设计在速生树种周边。
7、水生植物中建议增加沉生植物种类,如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草、菊花藻等,以利于净化水质。
8、建议减少团块式密植的灌木带,多采用些湿生的、高大的禾本科观赏草(如蒲苇、斑茅、斑叶芒、芒草、花蔺、灯心草、大叶苔草、玉带草等),再辅助以乡土水湿生植物(如三白草、蜘蛛兰、蝴蝶花、马蔺、慈姑、香菇草、旱伞草、眼子菜等),以保证湿地景观特色,形成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
9、建议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确保工程和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对现有的景观设计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以控制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