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餐馆吃饭,总爱尝尝店里的小点心,可是失望颇多,多是用的速冻产品,倒是一些新开的港式茶餐厅总有一俩样叫人惊艳的佳品。可见上海的小吃真的是没落了。
梅花糕——
儿时曾对一种叫梅花糕的食物念念不忘,它一般并无固定的摊位,常是踩着三轮车带着家当来贩卖的,较之食用我其实更爱看它的制作过程。做糕的师傅一手麻利地用根长柄勺子把调好的面飞速舀进一个个梅花形的铁格子里,滴点不漏,再轻巧的给每个模子里点进馅料;一手勤快地收钱找零分毫不错。然后,盖紧大铁盖子,不一会儿就飘出甜甜的香味,走出半条街都可以闻到。我等黄毛小儿常常看得眼花缭乱。更有有志者期盼成人后以此为业,原因当然幼稚得可爱——可以想吃多少吃多少且不用付费。据说这是来自宫廷的食物,外皮松脆可口,内里十分糯软,还有甜甜的豆沙馅。曾经在城隍庙的小吃庙会上见过有卖一种叫海棠糕的,和它十分相似,我看就算不是一家也铁定是亲戚的关系了,当然味道肯定不比从前。
油墩子——
上海人对于油墩子应该是很有亲切感的,这好像是上海特有的一种小吃了。其实就是把萝卜丝和面粉和在一起放在油锅里煎炸一下,非常的香气扑鼻。现在不知为何很少在街边看到有卖了。我很想念小时候家附近的油墩子,是一对慈眉善目的老夫妇摆的摊子,他们总是清清爽爽和和气气的样子。老婆婆负责和面调味把油墩子成型,老伯伯负责煎炸火候,常看到他弯腰给炉子换煤饼然后老婆婆给他擦脸。那一个个黄澄澄,香喷喷的油墩子甚是可爱诱人。印象中老婆婆的调面盆上总是罩着块干干净净的白纱布,永远洁白如新,不像现在的有些早点摊,单那个和面盆就脏得很可疑总觉着可能晚上还兼着别的差事,上面就更不会盖什么白纱布了,所以还是敬而远之为妙。有时把零钱花光了,买不了,稍稍多站一会儿,老婆婆就会笑咪咪地送上一个免费的。事后爸妈要去把钱款补上,总是坚辞不收的。听说老伯伯曾是大户有钱人家出身,几次运动一搞就只能流落到民间做个自食其力的光荣的劳动者了。小时候并不懂得相濡以沫这个词,长大以后才明白他们的宠辱不惊,笑对人生是多么的难得。
糍饭糕——
这个小吃和油墩子有得一拼,都是要共赴油锅的,所以有些摊子是两者兼而卖之的。可是味道肯定是不会让人惦记的,术业有专攻嘛。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光顾的一个糍饭糕小摊,还兼卖糍饭团,对于摊主的印象尤甚于食物本身。小孩子大概都有这种经历,觉着一个人长得奇怪(其实是见识少)就会盯着仔细瞧。我们就爱去这个摊子研究摊主的长相,然后得出结论,他长得象西郊公园里的大河马。其实这是个很好脾气的大河马呢,对我们小孩真的很好,常常咧着大嘴会呵呵的笑出声,所以我们并不被他的长相吓倒。没下油锅的糍饭糕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木板上,也是有块干净的布遮盖住的(许是为了防尘的),就像出嫁前的小姐轻易是不能出阁见人的。他常常拿着一个大漏勺专注地在油锅里上下搅动,那些白白的小方块就象是他调教出的孩子渐渐显出金黄色的诱人光芒。他做的糍饭糕就是比别家的好吃,很有嚼头,估计是质量上乘的糯米加上刚好的火候。多年以后有次乘车经过还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岁月在他身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只是头发有些花白了而已,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现在有多少人会愿意从一而终地在一份工作上慢慢变老呢?
生煎(馒头)——
上海人习惯于称之为“生煎”,馒头两字几乎不提的。我吃过最好的两家,现在都失去了踪影。一家原先是在海关大楼元芳弄里的,叫什么名倒真是说不上来,可是那个生煎确实是少有的好吃,如何个好吃法倒是真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吃生煎只爱吃那个焦焦的底,一般情况的肉馅是不吃的,怕腻,惟独他家的生煎是愿意完整的消灭掉的,好像爱那香甜的肉馅胜过爱外壳。另一家叫神州豆浆店,原来离太平洋百货淮海店很近,现在竟变成个药店了。大概国人现在吃补药胜过吃饭了。它家的豆浆虽然也不错,倒没让人特别惦记,反而是生煎很有特色。一个个比别处的大,白白胖胖的,特别是外皮很有特色,就算是冷了都很好吃,肯定是有独家配方的。有时和同事下班后去淮海路专为吃它。
炝饼——
还有一种叫炝饼或是枪饼的点心现在也似乎是绝迹了。小时候这种点心是非常流行的。一张厚厚圆圆的大饼两面焦黄,内里夹着许多香葱,考究的外面还撒着芝麻,很是诱人。卖起来也很有意思,是要拿把大刀以圆点为中心分成一块块小三角,类似于切生日蛋糕,可感觉上似在刷刷地斩西瓜。现在有卖的那种山东大饼要比它薄好多,且里面没有吊香的葱。
我真的蛮想念这些小食的,随性涂抹两笔算是留个念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