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迷情哈尔滨极速飞车 印象中的哈尔滨,是一座圣•索非亚教堂,一条中央大街。一个城市的个性形成,离不开诸多似曾相识的街名,久负盛名的美食。正是这些永远无法移植的细节,才浸染了城市令人看不够的风景。
直到身在哈尔滨,我才知道她有的不止是一座教堂,一条大街,还有她特有的城市风情。
走在街上,迎面的是一阵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满眼都是莫斯科才有的雕花建筑,或许还有俄罗斯老人拉着手风琴冲着你憨笑。室外该有零下二十多度了吧,可是这似乎永远敌不过人们的热情,中央大街上自然是游人如织的。本以为走在这条街上,身旁的那些旧建筑能够让我领略一下一百多年的沧桑,然而它们却被涂上了一层最新的油彩,让我嗅不到一丝历史的味道。
幸好这街面还是保留完好的,一块一块密密麻麻的青石铺成,经过长久的风刷雪洗雨浸后泛出青岚之色。能够走在这样的街上,心情自然也是爽快的。如果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独自行走其中,听着脚跟踏着街面发出的声响,我想那一定是一次舒适的行走,而且能一直走下去,没有尽头。
马迭尔宾馆和华梅西餐厅隔着中央大街互相望着,就像是两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眼神交汇在一起。不知为何,站在这两家百年老店的门前,内心中会有一股温馨的感觉蔓延开来。华梅西餐厅的美味自是不用说,马迭尔宾馆冷饮店的冰糕和酸奶也更有一番风味。在这寒冷的季节,吃上一块正宗的马迭尔冰糕,品上一碗香醇浓郁的马迭尔酸奶,那是很享受的。
太阳落得早,下午4点多,夕阳的余辉散落在路边那些建筑的斜顶上。索非亚教堂门前的广场上已经是人影散乱,悠扬的音乐照例在空中飘荡。我靠在教堂的墙上,任凭最后一束阳光从身上滑走。广场上的鸽子被落日的夕阳映成了金色,各个肥硕得像要被送入烤炉的鸡,停在教堂侧面的墙檐上,只要一有游人撒下鸟食,就会扑腾扑腾地飞下来。据说几年前,索非亚还是被包围在破烂不堪的建筑中的,还住着好些人家。那些幸运的人们在家里就能看到雕刻、天窗、石像,只是天天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混在一起,没人留意它的价值。现如今,周围的破烂被扒了,空出了广场,住户也搬走了,于是索非亚一下子脱离了俗气,变得艺术了,变得高雅了,变得神圣了。
第二天醒来,天空中飘起了小雪。这雪如春风拂面般的温暖,让我不禁把帽子都摘了下来,乐呵呵地让雪花浇灌到全身,再随意一抖,消逝地无影无踪。哈尔滨的很多街道都是以人名命名的,像兆麟大街,果戈理大街等等。这些街的命名与上海用地名命名的方式全然不同,或许也为这个在风雪中狂舞的城市增添了些许人文风情。
南岗的秋林百货就在果戈理大街,很漂亮的绿色大厦,地下一层专卖“秋林·里道斯”的食品。买干肠的人每天都排着老长的队伍,它的取料和做法都极为讲究,灌好的肠经过风干制成,咬上一口,越嚼越香。同样好吃的还有“大列巴”,就是那儿的特产面包,老大老大的,有四五斤重,装在漂亮的棉袋内,吃上去有点酸,但却很回味。
哈尔滨人的生活似乎永远是惬意的,冬天可以选择滑冰和滑雪,而夏天,会有很多家庭选择周末去太阳岛。他们在林间草地上铺上一块大塑料布,围坐一起,享受阳光,享受美食。那些草地上的野餐,太阳岛上的阳光,松花江上的和风,那么自然,那么随意,那么安详,就如同生活本身,坚定、执着。
哈尔滨的风情,不只是中央大街,果戈理大街,圣•索非亚教堂,还有大列巴,那些被风刮得鼻子通红的俄罗斯后裔,还有冬日的冰雪,夏日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