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的落寂
初来天津时,对他并不了解,只因为一老同学是南开的高材生,所以工作以来的第一个假期选择了北京,拿出一天的时间去看看这个古老的城市。 因为陌生和疏忽,在北京西客站,竟然被一说客说服,搭了一辆破旧的小巴去天津。沿途夹杂着三四个车主的威胁,无赖和漫骂。没想到对闻名神州的天津搞笑方言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竟然是此种境况。有相同经历的人想必也同我一样在苦笑吧。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对这座有着美丽神话故事的老城的向往。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让这里孕育了霍元甲的侠义,李叔同的传奇,曹禺的艺术,还有在世人经久笑声中永存的马三立。这是一座耐人寻味的城市,他避护了逃来的末代皇帝,也看到了出走的皇妃的坚毅,同时也静观着危难时期爱国人士的奋斗与挣扎。
我站在了城市的最高文化圣地,南开园。我仰望着周恩来的雕像,他与这里有着不可抹灭的联系。尽管世人皆知,他没有毕业就离开了这里。这件雕像并没有给我以伟人的震撼,而是以我历来对他的崇敬中,看到了他浑身散发出的慈爱的光辉。雕像站在这里,我却感受不到他曾在这里的痕迹。我想起了巴黎拉雪兹公墓里,据说在已逝百年的大师们的墓前,总是摆放着前来悼念的人们带来的鲜花。而这样一位把一生奉献给中华大地的伟人的雕像前,甚至没有一片绿叶,花朵都在美丽的女大学生手里。我用惭愧的双手抚摸着雕像的底座,也许中国人没有献花的习惯,可是清明时节的献上的花圏,我宁愿分成朵朵小花,成为自然习惯的敬献。不是例行公事,只是自愿而真诚地表达情感。
我们坐进的士,告诉司机去张园和静园,我想看看傅仪最后的行宫,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悲剧人物,时代的变迁,使他没有选择地成为了傀儡皇帝,他可能也不愿,但他没有办法和能力。司机却不解地问“哪个张园,在哪儿的”
我告诉他在和平区,鞍山道59号和70号。他疑惑地看了看我,说“噢,那地方,基本上没什么人去的。也没什么好看的,你们去干嘛?”
我没有答他,心里却很不是滋味。的士左拐右拐地到了一条不起眼的街上,一个十字路口过后,他停下车说往前走一点儿就是张园,你们出来后再向后走就是静园了。我们下了车,街上人来车往,道两边都是普通的民居和几间小店。然后就有一座红色洋楼出现在我们眼前,我兀自不信这里就是张园,当年溥仪的汽车来到这里,他是否和我一样失望呢?他失望的也许是住处外表的简单和狭小,而我却是对这里无人问津的景况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