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在上海人心目中地位甚高、历史悠远。上世记的沪语,对出游最有名的两句话是:“白相城隍庙”和“白相大世界”,成了欢乐和享受的代名词。而绝不会有人“白相黄浦江”,因为有“跳黄浦”之意,是骂人话。也没人会说“白相浦东”那时还只是田野一片。至于到南京路,则叫“荡荡南京路”。“白相城隍庙”和“白相大世界”当指在这两地方有玩有看有吃有听,尤其城隍庙还可烧香拜佛(城隍庙是道教),足可消磨一日有余。大世界如今已然消亡,而城隍庙却日益兴旺。城隍庙的核心---湖心亭、九曲桥,借自故乡情深相册中秋夜仿故人踏月之雅,去了城隍庙赏月踏月,已是十多年未去,只见人头挤挤、灯火辉煌,一轮明月高悬在豫园的楼阁上,月色依旧,湖心亭更添灯红酒绿,九曲桥依然游人如织城隍庙又称老城隍庙,不知何故,没见过新城隍庙,可能是上海人尊称,加个“老”!上海城隍庙真正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供奉的是东汉名将霍光,在近六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庙基不断扩大,宫观建筑不断增加,最为繁盛时期,总面积达到49.9亩土地,约三万三千多平方米,很特别的是供奉陈化成神像,陈化成是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吴淞炮台战死的江南提督。文革时期,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它用。1994年,上海城隍庙得到恢复。城隍庙又常与豫园混在一起,实际上豫园是紧贴城隍庙的一处明代园林,文革中没了庙,就以“豫园”代之,至今仍让外地来客搞不懂。豫园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系潘氏私园。豫园始建于一五五九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风格。清末小刀会起义,曾以园内点春堂为城北指挥部。历经兴废,所剩无几。1960年经大规模修葺,向公众开放。如今上海城隍庙的的特色品牌是小吃、黄金、饰品等,湖心亭和九曲桥是经典景色必到之处,绿波廊、老饭店等是正宗沪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