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我幼年的印象中就是豫园中早春枝头上的融融新绿。六岁那年跟父亲到上海住了一个月,落榻的是一间旧式的旅馆,有阴暗的长长的回旋木楼梯,旁边是不能打开的五彩玻璃窗,轻轻地走在过道里会听到脚下的木板在吱呀吱呀地叫,每次我一个人要穿过那长长的走廊时,都会用力地把脚步放重了,咚咚咚地从这一头赶紧跑到那一头。爸爸拉着我在豫园里走,一边给我讲小刀会的故事,我没听,只是抬起头看着那一棵棵老树枝头爆出的嫩绿嫩绿的叶子,它们在春天的阳光中有着透明的脉络,随着我们的移动,阳光在它们之间跳跃着,我要眯起眼睛才能迎着它看。还有就是我们到一位叔叔家坐,那是一间很古老的公寓式的房子,爸爸和他说着话,我就玩着他们家里的一把绢扇,绷得紧紧的椭圆形扇架,里面是一幅半透明的绢,有着很淡很淡的绿色的花。我装着样子摇起来,想象自己就象电影里的小姐,大人们都笑了。后来这幅扇子就被送给了我。
这就是小时的上海,一点都不同于后来我在张爱玲、白先勇的小说中看到有着先施公司和夜总会的旧上海。鸳鸯蝴蝶派的小说给人一种繁华、坠落的纸醉金迷的梦的感觉,读着他们的作品,我常常觉得自己好象就是其中一个一脸憔悴但仍浓妆艳抹的风尘女子,坐在黄包车上用冷眼看着路边的乞食的小童,又或是如蔓桢一样清纯而又贫穷的女学生模样,夹着书本在手里,行色匆匆地奔波在电车与人流中间。这是我少女时代印象中的上海,就象一款极古老的收音机里放出的一支老歌——梦旧上海。后来又去了一次上海。和一个朋友徘徊在外滩,海关大楼的大钟老让我想起一部英国电影——《三十九阶台阶》,我总有一种冲动想把时钟的巨大秒针拉住了,不让它不知劳累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向外滩对面看过去,东方明珠的桔黄的射灯很诱惑地展示着它的美态,。
朋友说,过去看看吧,上最顶去。我摇摇头说,有时远远地看去比置身其中要好的多了。朋友沉默了,我转头去看他,他眼里的一抹忧郁被黄浦江里倒影的灯光打得很迷离。在虹桥机场,我告别了上海,把朋友和他的幸福而完整的家庭留给了上海。上海在飞机上看起来是那现代化,和我小时记忆中那古色古香的味道差得很远,我想,再去上海,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