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上海之行是意料之外的事。当初申请驻外工作时,我选择的是熟悉的北京。正式结果宣布后我的目的地成了上海,没有人告诉我原因。
“我要去上海了”。反复告诉自己之后,我忽然发觉有意无意间一直在注视着这个传奇的城市。 我曾经在赞叹香港时把她称为上海传奇的延续,也曾在江南寻梦的旅途中从黄浦江的船上注视她从黎明中醒来。却没有停留,因为我知道上海是个有太多故事的地方,在没有准备好之前,我不能贸然探访。
我开始搜寻记忆中上海的影子: 流光溢彩的外滩;浓密的法国梧桐遮过不高的宅院外墙和宽阔的街道,街上有旧式的汽车,听得见人力车的叮铛作响;石库门,许多人家沿着一条窄窄的弄堂,两边挂满了晾晒的衣服,挡住了并不充分的阳光。。。
我找出有上海三十年代歌曲的CD,翻开有记录旧上海景致的老照片,在细柔的歌声中想象自己置身于那十里洋场,在人潮涌涌的南京路四大公司中闲游,在蔷薇和夜来香盛开的百乐门里起舞。
我问一位在上海读过书的朋友今天的上海是否还留有三十年代的遗痕,她想了想说:张爱玲时代的东西差不多已荡然无存。是什么样的上海在等着我?好比没有了城墙的北京,早已在一片拆声中变成一个别样的城市?
另一位多次去过上海,且心仪已久的朋友告诉我:今天的上海有自己的浪漫,一个酒吧,一个画廊,甚至一条灯光街道都体现着精心和别致,更不用说现代化的新式建筑散发出的都市气派。
不管怎样,上海是一个伟大的城市,我很高兴有机会用一段不短时间去亲自见识一下她的风采。
(一)
一到上海就赶去参加朋友在市中心设的接风宴。当车经过外滩,那些古旧的大楼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时,心中一下就欢喜起来。下了车,紧吸了几口梅雨季的潮湿空气,我想:这空气和几十年前该没什么不同吧。
饭店的前厅洒着乳黄的灯光,不似深圳的酒楼般通亮,入门后左右两个楼梯通往二层,有些类歌剧院的布局。从头至尾饭店中飘荡着童安格的歌声。那晚吃的什么倒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但我记住了音乐和灯光。
(二)
某日的下班后在陆家嘴观光。这里高楼林立,建筑各具特色也互相印衬,有些象新加坡。这里是规划中的金融贸易区,我用规划两字是因为豪华的大厦走近后发现入住率并不高。这是一片用金钱堆起来的土地,中央政府的政策让这里在几年间从一块穷乡僻壤变成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这点和旧上海不同,昔日的繁华是市场经济使然。
让我没有料到的是陆家嘴漂亮的绿地要收门票,绿地似乎成了一个标志,而不是让人享用。
甚至金璧辉煌的大剧院也给我这样的感觉,花巨资兴建的场馆只是为了一月一次的顶级演出,而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艺术。
形式主义也是一种美,我对自己说,但形式主义最多只是一个开端,如同一场歌剧的序曲。
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一天晚上我被大剧院的灯光所吸引想走近细细观赏。当我踏出地下过街的最后一级台阶,眼前一黑,原因不是我脚下踩空,而是大剧院的灯熄了。我看了看表,九点。
123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