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抢票“神器”不能改变春运窘境
尽管2014年春运火车票本月底才开售,但网易、360、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日前争相推出抢票软件,一场“抢票之战”早早地拉开序幕,各路春运抢票“神器”纷纷登场。
2013年尚未了去,2014年的春运气息就已经渐渐浓郁了起来。提到春运,那“一票难求”的问题就不得不老调重弹了。
近日,铁路部门连续推出了网络抢票,手机购票等多种购票方式,这对百姓来说无疑是好事、实事、开心事。然而,老百姓也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对于春运,这些春运抢票“神器”是不可能解决“一票难求”的老问题的。
2013年,铁路春运共发送旅客24047万人,比2012年增长2590.1万人,日均发送量达601万人。铁路在如此超负荷的运作下,依旧还是有很多旅客因买不到回家的车票而潸然泪下,就算有春运抢票“神器”,票只有那么多,也是有人没办法抢到的。
客观地讲,为解决“一票难求”的问题,脱离一直困扰着的春运窘境,铁路部门做了许多努力。多条高铁线路开通已成为2014年春运新的生力军;实行车票实名制打击黄牛党,让百姓不再挨刀;电话、网络、手机购票等多种购票途径,让“熬夜排队买票”的悲情场景绝迹。然而这些努力只起了缓解作用,僧多粥少是春运的写实,根本无法根治供需矛盾这一问题。
中国人都有回家过年的习俗,这是一个时间段的“畸形”客流。寄望于铁路加大建设来解决问题,这让铁路的负担太重,也不切实际。铁路并非唯一的交通工具,春运压力民航、公路等也有义务分担,但每次挨板子的都是铁路部门,着实让人看了觉得有些冤枉。
春运,容易让人焦躁,容易让人抱怨,更容易让人不讲道理。我们不能否定铁路部门的努力,但也不能逃避“一票难求”的主题,春运抢票“神器”不会改写窘境,早选择,早买票,早回家或许才是真正春运大潮里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