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运专题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板报资料之春节习俗:桃符

2013-02-22 10:56:29 来源: 客运站
板报资料之春节习俗:桃符

据《山海经》记载,在很多年以前,在东海上有座古老的度朔山,山上有百鬼出没。神荼、郁垒两兄弟神通广大,善于降鬼。他们严格限制鬼的活动,每年岁尾站在一株大树下检阅百鬼,见有害人的凶鬼,就用一种特殊的、无法挣脱的苇绳将它捆起来,让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为民除害。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到后来,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志喜,蜀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意,即挥毫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的题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有些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古代春节期间挂桃符的习俗,在许多文入学士的笔下多有记载;白居易《白礼六帖》: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桃。古代春节期间人们挂桃符的盛况可见一斑。

上一篇 : 板报资料之春节溯源:“年兽”的传说 下一篇 : 板报资料之春节习俗:踩高跷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