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驳房山与城区 917线路陆续增至18条 公交部门自己都“晕菜” 昨日7条线路改号——
近日公交号牌“9”改“8”工程正在逐步进行,连接房山与城区的917路公交大家族中,7条线路于昨天开始更名。被18条917路相关线路“整晕”的老乘客,面对老车变新名终于有希望找得着北了。
改号现场
新旧号共存 有个过渡期
昨天上午,917支路,917支快等多趟917路公交附属线路开始更名。
记者在房山韩村河总站看到,韩村河到天桥的834路车上仍然保留着原917支的标志,以方便乘客识别。
有乘客表示,原来那些线路没人算得清,反正记住回家这一条呗,改名了,就“死记硬背”新名字。对于如今新老名称共存的状况,不少乘客都觉得需有个过渡期。
记者上车后发现,车内的路线图也已更新,但路线和价格还和原来一样,售票员不停地给乘客解释着变号的事儿。
混乱现状
公交管理方 自己也犯晕
记者在北京公交集团线路查询内输入917,只能查询到7条线路,而实际上路的917远不止7条,仔细算的话包括区间在内要有18条。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记者咨询车队或者公司“917一共有多少支路”的时候,从车队到八方达公司再到公交咨询热线,都弄不清。
“谁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确实有很多市民反映不方便。”北京八方达运营部门的工作人员说。
另外,网站上的信息混乱,很多网站路线指南都不一样或者不全,路线管理和统计时也不方便。这些情况的出现,让公交集团以及八方达都觉得是时候调整号码了。
乱局探因
新线报批难 增开支线易
一位公交部门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开通一条新的交通路线,需要规划、审核、核定、实测,最后上报交委及运管局,整个批准过程下来要按“年”来计时了。
另外,公交走高速都是经过相关部门协定不收费用的,每增加一条线路,就要审核商量一次,时间花费很多,而开支线,可以直接享有免费高速的待遇。
近年来,北京郊区发展迅速,郊区的公交需求日渐凸显,开通各路长途支线也成了习惯,以至于917支线“井喷”。
据了解,天桥的917路家族算得上“9”字头的“老字号”了,如今每天有近15万人乘坐。
对话运营方
发展超预料 正在完善中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为什么一开始不分号开通,如今这么大费周折?
八方达:作为远郊的长途车,最初都觉得不会继续增加,陆续就用了支号,现在看当时的决定的确有问题,所以现在进行“9”改“8”来进一步完善。
FW:以后是否还有917这个线号?
八方达:我们会逐步把917的支线、区间全部更换线路号,但路程是不会变的,还会保留一条原来的917路,至于具体定哪条,目前还不确定。
FW:对于改后的“8”字头会怎么管理?
八方达:除了根据其是否走高速来划分快车和慢车外(比如此次改的837和837快),绝对不会出现支路现象,全部独立,以便查询和管理。
FW:改“8”字头后的编号有没有什么规律方便记忆?
八方达:在号码编制上,由于涉及全市多个“8”号段,而且改变是逐步实施的,所以没有进行特别系统的排列,希望日后乘客慢慢适应。
公交917路家谱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北京市公共交通管理局下属的北京市长途汽车公司成立,为增强城区和郊区的往来,相继开通了北京市区开往各远郊区县的长途汽车。
其中就包括从天桥长途汽车站发往房山方向的线路,当时没有线路编号。
至1993年,房山开往天桥的长途车被更名为917路。
公交917路“家庭成员”简介
车号 线路相关情况
917 1993年底开通,连接天桥至房山汽车站,为房山与城区公交第一线,日客流量约9000人次
917支(现834) 1996年,线路延伸至北京较早的新农村韩村河,日客流量近万人次
917(张坊) 1998年初,向房山南延伸至张坊,开始靠近十渡景区,日客流量约9500人次
917专车(现832) 2000年初,线路连接房山区政府和大学城,日客流量约万人次
917支4 2001年,设河北与北京“联络线”,至涿州开发区,日客流量约9000人次
917(东湖港) 2006年开通,直达十渡景区,扩展旅游业,日客流量约10000人次
917支7(现837) ,参与房山内的客运,服务燕化企业,日客流量约8000人次
917支1区间(现836) ,设房山内的客运线路,日客流量约14000人次
917支2区间(现837快) ,设房山内的客运线路,日客流量约6500人次
917支1 ,917进入大韩继村,消灭最后一公里,日客流量约8000人次
917快车 ,填补了岳琉路多年的公交空白,日客流量约 9500人次
917支4区间(现835快) ,在已有涿州线上开通区间,分担客流,日客流量约8500人次
917快车延长线 ,开通至涞水汽车站,成为外省市与北京又一“联络线”,日客流量约11000人次
917支1快车 , “提速”相应支1线路而开设,日客流量约12000人次
917支快(现835) 初 “提速”相应支线而开设,日客流量约10000人次
917 支3 房山区内线,途经石花洞等景点,开通具体时间等信息不详
917支3定班 房山区内北城运营车辆,开通具体时间等信息不详
917北纬区间 由青龙湖至六里桥东,为方便良乡青龙湖旅游业而设立,开通具体时间等信息不详
房山交通局态度
配合做好“起名”工作
房山区交通局旅客运输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长途汽车的开线和命名都是由相应负责运营的公司管理,目前,房山境内的公交车由交通局负责,并没有支线一说。
工作人员表示随着房山房地产的开发,长阳、良乡地区很多新楼开盘,加之地铁的开通,将有更多的人入住房山,以后房山对长途汽车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会越来越多。
如果像917这样继续用支线,肯定会带来使用、管理困难,所以在日后开线时会积极配合八方达等相关部门,做好线路名称的设置工作。
记忆专家建议
按共性分组命名 方便记忆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研究记忆方向的副教授包燕表示,从记忆和心理学角度来看,任何两个相似的数字命名都会造成记忆混淆,混淆的程度随着相似命名的增多而加大。
像917开头的公交车,有十几条支线,这种命名方式对于记忆而言是不科学的。
包燕教授表示,“9”改“8”的确有利于乘客记忆,但如果进行的不彻底,排列无规律的话效果可能并不大。
包教授建议,对于公交线路命名,首先要分析几条公交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分组,分组之后,可以再对小组进行细分,这样每个小组可以用接近号段,方便记忆。
比如,按照高速路出口分成小组,六里桥下高速的车都叫82×,小组内再进行细分,分别为821、822……依此类推,方便记忆。本版文/实习生 石爱华